民风民俗
  • 惠安女服饰

      惠安女服饰包括服饰、发型、首饰、佩饰和其它穿戴等,分布在惠安东部海岬区域的崇武、山霞’、净峰、小岞等乡镇,源于百越文化,又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经过一千多年的异化和传承而顽强地保留下来。惠安女服饰的整体样式定型于唐朝,至宋代渐趋成熟,明末清初以后,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即形成了款式奇异...

    查看详情
  • 闽台对渡(海上泼水节)习俗

      石狮蚶江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历史源于明清,当时“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见“对渡碑”)。蚶江成为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中心码头,郊商百余家,对渡船只300余艘,海交贸易繁荣兴盛。为此,时人每逢端午节,对渡船只相互追逐泼水,交融...

    查看详情
  • 泉州闹元宵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相传西汉平定“诸吕”,汉文帝元月十五日开基,定为元宵节。泉州方言“灯”、“丁”同音,“出灯”即“出丁”,寓意人丁兴旺。泉州闹元宵,以灯为主,包括元宵灯会、文艺踩街,以及元宵丸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岁时习俗,   泉州闹元宵源于中原,兴于唐宋...

    查看详情
  • 蟳埔女习俗

      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主要分布在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其服饰独特,别具一格,凸显海洋文化的艺术特征。   蟳埔女有独特的头饰、服饰风韵和不饰雕饰的 粗脚头渔女原生态。蟳埔女爱戴花,所戴鲜花,更多的来自附近的云麓村。该村原是南宋时,阿拉伯人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的私家...

    查看详情
  • 元宵节

      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灯会)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泉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其隆重程度不亚于 过年。泉州自唐初建城以来就有元宵闹花灯的传统习俗,每年从正月十三起至十六,古城内千百盏彩灯与花灯交相辉映,孩童们人手一灯嬉戏于街巷,有如花灯的海洋,装扮...

    查看详情
  • 海上泼水节

      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国家重点支持项目 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最早见于明代,盛行于清朝,是泉州石狮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的产物,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一绝的海上泼水民俗活动。每年端午节,闽台两岸民众组织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船只对渡,船员身着盛装,在海上竞舟泼水,以示庆贺祝福...

    查看详情
  • 泉州端午习俗记忆

      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贯通,让闽南一带的文化传统显得厚重且纷繁。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是如此,既有中原地区习俗的身影,又有自身特色的风情风貌,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吃碱粽、煎粿、划龙舟等习俗,至今依然是泉州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但也有一些辟邪去秽、保健护身的端午习俗,随着年岁的流逝和人们观...

    查看详情
  • “嗦啰嗹”八百年民俗闹端午

      有人说,端午到晋江安海,是“陆上看采莲、水边看捉鸭”。这“陆上采莲”指的就是传承800多年的“嗦啰嗹”。   头戴清兵笠、鼻顶黑墨镜、八字须、脸上抹红画绿、上身斜披破衣,腰系草绳,身穿长短裤,足踏破草鞋,手拿长幡旗,走起路来东倒西歪,这位如醉似痴的“铺兵”就是“嗦啰嗹”采莲队的前导。队伍两侧,一...

    查看详情
  • 泉州端午节民俗

      一、煎堆补天   泉州民间有“煎堆,可以补天”的说法。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正是梅雨季节,雨下个不停,据说是天空“漏了”所致。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娲氏炼石补天的做法,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它反映了泉州人希望风调雨顺、期盼有个好收成的心理。“堆”,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泉州府志·...

    查看详情
  •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