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
  • 泉州北管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于清光绪年初,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缺堤难民等渠道传入,与“南管”(南音)并称“南弦北管”。后来“北管”向海外传播,与台湾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乐、东南亚北管同属一个乐种。   北管分为曲和谱...

    查看详情
  • 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亦称“泉州弦管”,是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的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批批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华古乐南移的历史积存,是继承中国古代音乐遗存、保存盛唐血脉最多的古老乐种,是中国幸存的历经千年、内容...

    查看详情
  • 南少林武术

      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祖拳)   始于晋唐盛两宋,因泉州少林寺兴而名,被海内外誉为“南少林武术之乡”。南少林武术由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五梅花拳等拳种构成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拳术系统,且以五祖拳最具代表性。南少林武术较具历史深远意义的是:泉州宋代名相曾公亮编撰的《武经总要》和明代抗倭名...

    查看详情
  • 南戏(提线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

      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入编亚太文化中心“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   初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名单   泉州是“中国提线木偶戏”之乡。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地方俗称“嘉礼(加礼)戏”,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唐末传入泉州,宋元后不断发扬光大。其造型栩栩...

    查看详情
  • 南音

      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是闻名中外的南音的故乡。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泉...

    查看详情
  • 风流一甲子古艺展新姿

      泉州提线木偶的新成员嫦娥,执笔挥毫,“写”下“花好月圆”四个大字。   为了让木偶学会写书法,庄丽娥悄悄准备了几年。   古老的剧院,古老的剧种,正努力寻求突破发展。   因为一份责任感,沈苏革和同事们,一直执著在创新的路上。   演员们在排练我国首部木偶悲剧《赵氏孤儿》。   核心提示   书法...

    查看详情
  • 高甲戏

      始于明朝,使近百年间才兴起的地方剧种,为福建主要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它以武戏为主,与以文戏为主的梨园戏风格迥异,且以丑见长,丑角表演吸收木偶戏的表演艺术风格。   在高甲戏中,丑角充任主角,使整台戏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产生异常奇妙的效果,以其通俗文化和各种“丑”的“特技”表演赢得观众。...

    查看详情
  • 梨园戏

      一种古朴、典雅、优美的戏种,由中原移民南迁时带来,并于此地生根发芽,流传播衍,成为独具特色的闽南语地方戏曲。其中称发源唐玄宗教习梨园子弟。   梨园戏保存有宋元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以及表演形态,故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有名剧《陈三五娘》,荣获文化部...

    查看详情
  • 提线木偶戏

      泉州是中国提线木偶戏之乡。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相传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唐末时传入泉州。   泉州提线木偶造型栩栩如生,制作工艺精湛,剧目丰富多彩,表演技艺高超,动作逼真动人,台词诙谐风趣,唱词优美生动。艺人们凭着双手操纵木偶身上的16至32根线,能够演化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动作姿态,把一个个...

    查看详情
  • 南音表演

      每当夜晚,徜徉于古城老街旧巷或市区文化宫、府文庙一带,常可听到袅袅的南音,令人心醉神驰。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是晋唐时代的宫廷音乐传入福建后,与闽南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渗透、融合、发展形成的。它源于泉州地区,后流传于整个闽南、港台和东南亚华人居住区,形成了沟通地域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