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精彩!京城美食家霍权点赞泉州千年“食魂”_寻味泉州_泉州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世界美食之都官方网站
  • 美食导航
  • 寻味泉州
厚重精彩!京城美食家霍权点赞泉州千年“食魂”
发布时间: 2025-01-16 15:24

  “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道地的本港食材,加上精湛的烹饪技艺,构成一桌完美的宴席!”

  京城美食家霍权口中这桌完美的宴席,正是泉州“一县一桌菜”中他心心念念的“宋元海丝宴”。

  霍权,人称霍爷,饮食文化学者,“盛宴雅集”召集人。上个月,在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的《酱油是什么》美食纪录片“泉州篇”中,他深情地寻访了泉州酱油文化与《山家清供》的故事。

  几天前,他再次来到泉州,在石狮市文体旅游局局长蔡迎媚陪同下寻迹“海丝航标”,听荣誉国际酒店胡满荣大师讲述“宋元海丝宴”背后故事,与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专家顾问许晓春、杨炜峰等深度交流。

  “实话实说,很震撼。”霍爷称,来过泉州多次,这趟深度探访,让他对泉州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体验。他认为,泉州在物产、文化、人才等方面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成为“世界美食之都”。

  盛宴品鉴

  一口尝出“蟹酿橙”浓郁本土味

  “口感扎实,肉质脆,适口,鲜!”身着清新宋朝衣裙的女子,将一盏“蟹酿橙”递给霍爷,他轻舀一勺,送入口,忍不住赞叹。

  霍爷品鉴“蟹酿橙”

  作为大名鼎鼎的美食组织“盛宴雅集”发起人,品鉴美食是霍爷二十年如一日的“功课”,对于食材品质和烹饪方式,一向具有极高的敏感度。

  “书里记载的河蟹,是不是替换成了海蟹?”品尝出眼前这道“蟹酿橙”不一般的口感,霍爷立即向胡满荣大师求证,得到肯定的答复。

  “蟹酿橙”是宋元海丝宴的一道经典菜品,它和其他10多道菜肴一样,都是从宋代饮食文化著作《山家清供》里复刻出来的。这本书成书于作者林洪在江浙游历期间,“蟹酿橙”的蟹自然是河蟹,但由“河”到“海”,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转换的。

  “我们经过一个多月、20多次的反复试验后,才最终完成海蟹版的复原和优化。”胡满荣的回答验证了霍爷的直觉——眼前这道“蟹酿橙”的美味,要诀在于海蟹的参与。

  原来,最初复原的“蟹酿橙”,海蟹与橙的味道无法融合在一起。胡满荣和团队反复试验后,进行了改良——在食材挑选上,锁定肥美的石湖红膏蟳和肉甜多汁、个大皮厚的橙子,最终出品的“蟹酿橙”,才有了让霍爷叫绝的风味。

  “蟹酿橙”的复原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良

  “石湖红膏蟳,赢过高丽参。”石狮市文体旅游局局长蔡迎媚介绍,红膏蟳的营养价值高,是石狮市第一个鲜活海产类产品注册商标。石狮市美食办副主任蔡迟迟则补充道,红膏蟳生长的地理位置特殊,正好处在晋江和洛阳交汇入海处,淡水与咸水交融,很适合蟹的生长。

  “好的海味,需要具备湾流、咸淡水、冷暖洋交汇的地利,石湖红膏蟳都具备了。”每到一处,霍爷都会十分关注当地的物产。对比以河蟹为食材的原版“蟹酿橙”,霍爷认为石狮“宋元海丝宴”里的改版“蟹酿橙”,风味更加独特。而这样的巧妙复刻,通过一道精品菜,讲述本地食材故事,推广泉州饮食文化,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事实上,除了“蟹酿橙”,“宋元海丝宴”里还有不少菜品,背后都藏着动人的美食故事。比如,“山海兜”里有一味重要的调味品——胡椒。霍爷现场品鉴后大赞,胡椒才是这道菜的“灵魂”。而经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专家顾问许晓春介绍,霍爷得知胡椒与泉州的渊源始于千年前——宋元时期价值堪比黄金的胡椒主要通过泉州港进入中国,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述:“如果有一艘载胡椒的船去埃及的亚历山大或地中海其他港口的话,那么,必有一百艘来到刺桐港。”这正是泉州宋元海丝贸易盛况的鲜活见证。

  胡椒是“山海兜”的灵魂配料

  古渡漫步

  慨叹“海丝航标”贯通千年繁华

  如果说,一席盛宴,让霍爷在舌尖上完成了一次对泉州美食的探秘;接下来,一段古渡漫步,则让他的脚尖完成了一次对泉州历史的“千年寻迹”。

  石狮文体旅游局局长蔡迎媚为霍爷介绍林銮渡的历史

  “现在您所处的位置是泉州22个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点,叫石湖码头,又称林銮渡。”海岸边,蔡迎媚亲自为霍爷“打开”林銮渡一眼千年的历史画卷——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是东方第一大港,林銮渡是东方第一大港的第一站,也是出海口,当时中国商船从这里走向世界,外国的商船也从这里上岸,把香料等各国物资送到中国来。

  林銮渡是唐代航海家林銮为通勃泥(北婆罗州)而建的码头。早在唐王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时,林銮就在各港口展开海上贸易。他在唐开元年间投入巨资,用了近20年的时间,在沿海造了七座石塔,作为引航航标。北宋元祐年间,林銮渡扩建,成为11—14世纪泉州港的重要码头。

  了解到这段历史后,霍爷大为震撼。他表示,自己之前在泉州走了好多遍,这一次来到林銮渡,才知道泉州的精彩底蕴远不止在宋元,更可追溯至唐朝。这不仅让餐桌上的“宋元海丝宴”有了坚实的基础,更是让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有了足够的底气——如此深厚的历史沉淀,是国内其他很多城市难以比拟的。

  霍爷接受“泉州味道”记者专访

  站在林銮渡口通往海上礁石的人工通济栈桥上,千年前上岸的挑夫沉重的脚力在礁石上留下的道道印记依然清晰可见。而吸引霍爷的,还有身处渡口远眺可及的另一幅画卷——石湖港区,现代化国际港口,时有轮船从这里穿行;福厦高铁跨海大桥,银色巨龙疾驰而过,商贸之都的繁荣景象尽收眼底。它们与宁静的林銮渡同框,完成了对比鲜明却不违和的时空“连线”。

  福厦高铁与林銮渡同框

  “让普通人都能真真实实地脚踏这一段千年古道,感受千年历史,了不起!”对于林銮渡得到的保护和开放,霍爷也竖起了大拇指。

  业界交流

  与文旅美食界人士畅谈“追光”

  千年盛宴复刻的海丝风味,千年古道跨越的海丝风云,内里暗藏的,是泉州动人心魄的千年“食魂”。

  早在2022年初,石狮就启动了“宋元海丝宴”的复原计划。此后,石狮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推动开展《山家清供》学术研讨,探究石狮美食传承和创新的文化基因;举行“宋元海丝宴”暨闽南菜传承创意大赛;将“宋元海丝宴”一路送进全国地标美食名宴清单;2023年2月,“宋元海丝宴”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成为闽菜第一个进入“国博”的主题文化宴……

  蔡迎媚推介“宋元海丝宴”

  这一次,借着霍爷来访,蔡迎媚又迫不及待地请这位美食家亲自指点,和石狮业内人士一起,继续深度交流有关如何进一步让石狮美食“出圈”的结构性“打法”。

  霍爷与泉州文旅美食界人士深度交流

  “一个文化灵魂人物、一部对本地饮食文化精细总结的著作、一间高品质的餐厅,再加上‘舌尖中国’带来的美食风潮,正是当年潮汕美食出圈的几个要素。”霍爷认为,泉州可以借鉴潮汕经验。目前,申创“世界美食之都”是一个好时机,更需要在当前经验基础上多做提炼。

  “石狮正在八卦街筹建一个复合型空间,既可以品鉴‘宋元海丝宴’,还能借助AI沉浸式进入宋朝场景,比如穿上当时的服饰等。”蔡迎媚“剧透”说。她还表示,《山家清供》的作者林洪,现在已经是石狮新的文化灵魂人物之一。而石狮正在筹备一本讲述“宋元海丝宴”复原过程的文化宴席“大书”,和霍爷的建议不谋而合。

  然而,更大的信息量还在后面。除了以上所有正在打造的“文化标签”,石狮还有另一个“城市IP”炙手可热,那就是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举出圈的“石狮追光音旅”。未来,“追光”将如何与美食跨界融合?如何通过“追光”,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石狮,爱上石狮美食?——当霍爷与现场一众文旅美食界人士展开畅谈时,他看到,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着热切的光。

  霍爷探访石狮八卦街

  “古渡的风声由远及近,烟火从舌尖温存到胃,午后、黄昏和浅夜,在石狮的时辰流转中,总有那些我们愿意共同追的‘光’,让我们沉醉,也为之而有所期待。”陪同霍爷走完林銮渡、“宋·潮书店”和八卦街后,杨炜峰在朋友圈留下这段深情的文字。

  霍爷也被这样的热切和深情感染着。他到泉州多次,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6月来拍摄《酱油是什么》。然而,他表示,未来,他定会“再三”“再四”地来泉州,因为,泉州有太多“是什么”等待他探索了。

  事实上,这一场以美食家霍爷为主角“攒局”而起的、热切而深情的业界交流,也正是“泉州味道”2025年即将重磅推出的“泉州菜·大师说”大型融媒体报道的一个前奏。接下来,“泉州味道”将在“泉州菜”的大命题下,深入各县区(市),邀请各界大师,挖掘更多美食故事的同时,为泉州申都上分发出更大声量。

  2025年,和大师一起,追光而行;相信“泉州味道”,定不会辜负每个泉州美食热爱者的热切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