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导航
- 寻味泉州
粽子,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更是中国文化中浓缩千年历史、传承血脉与家乡情怀的生动象征。尤其是在泉州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粽子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的表征,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记忆紧密相连。
粽子的文化探索之旅
在撰写《刺桐风华录——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我有幸多次走访东南亚,切身感受到华侨华人世代相传的文化纽带。2019年,我参与了由泉州台商资助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加深两岸青年对文化传承的理解与体验。十位来自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分组深入探究宗教、建筑与粽子饮食文化,从台湾、泉州、金门到马来西亚,一路探寻粽子在东南亚华人社区中的传承轨迹。
在旅途中,学子们不仅品尝了各地风味各异的粽子,还深入挖掘了每种粽子背后的历史与情感。在台湾,他们听闻南门市场的老店如何成为老兵对故乡味道的精神寄托;在马来西亚,他们目睹了凤姨肉粽店如何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通过创新融入当地风味,推出娘惹粽、水晶粽等产品,让传统美食展现出包容性与文化交融的力量。
文化遗产的挑战与接力
粽子在华人移民的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许多老字号粽子店却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面临生存挑战。年轻一代饮食偏好的多样化,使传统食品的市场需求逐渐萎缩。然而,许多海外华人社区并未因此退缩,他们通过改良粽子的口味,加入现代元素,并创新营销方式来应对时代的变化。这种努力不仅是食物的演变,更是对家乡记忆的延续。从中原的裹蒸粽到泉州的烧肉粽,再到马来西亚的娘惹粽,每一种粽子都在诉说着故乡、乡愁与归属感的故事。
以粽子与龙舟赛为桥梁,传承海丝精神
粽子与龙舟赛共同构成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独特风景线。每年端午节,泉州都会举办龙舟赛,吸引来自东南亚及中国各地的龙舟队参赛。龙舟的激越鼓声与粽子的浓郁香气交织在一起,唤起了华人社群的共同记忆与文化认同。近年来,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与世界泉州青年联合会组织的“海丝路寻根之旅”互访活动以及泉州侨界青年联合会的国际龙舟赛等活动,更是将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推向了新的高度。东南亚、台湾及大陆的青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了解了祖辈的奋斗历程,更亲身体验到了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结语:文化遗产的延续需要年轻力量的注入
粽子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地方美食的精髓,更是跨越历史与地理的情感纽带。这份文化传承的接力棒,需要年轻一代勇敢地接过并继续传递下去。只有他们敢于走出舒适区,去探索、去体验、去传播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华文化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粽子的文化象征与情感价值,已经超越了味觉层面的享受,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情感世界之中,成为了一种身份认同的标志与对历史的深情致敬。让我们携手共进,将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传递给未来,让粽子继续承载着每一代华人的记忆与情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段文化探索之旅,不仅是对粽子文化的深刻领悟与体验,更是对中华文化根源的一次深情回望与探寻。通过跨越千山万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我们得以触摸到那段辉煌历史中的温暖与深情,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文化遗产的永续之路,让它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王强 博士,黎明大学外语与旅游学院教授,菲律宾商报《海丝溯源》专栏作者,著有《刺桐风华录--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