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教育
  • 非遗传承
姜母鸭
发布时间: 2025-01-04 15:38

  秋冬贴膘食补,姜母鸭无疑是最受百姓欢迎的。在泉州,姜母鸭声名在外。那香不惟馨香在古城,现在泉州侨乡各地,姜母鸭小店,不经意间都会在某个街道巷尾让你遇到。

  食补,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了,泉州人吃姜母鸭补冬也有老久的记载。溯源起来,《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二书均有记载。古早时皇宫中的御医御厨,为皇室研究滋补营养品,研制这道名药膳。商代,名医吴仲利用麻油、烧酒,佐以老姜炖煮鸭肉,以通血气,提精神。因其滋补营养,加上汤汁香鲜,口味辛辣甘醇,逐渐由宫廷走向民间,并广泛流传。泉州姜母鸭源于御膳,或渔村渔民出海捕鱼时携带的盐鸭,或民间妇女坐月子的姜母酒鸭,已经无考。鸭肉性甘凉,能入脾胃肾经,有滋阴、养肾、养胃,除劳热骨蒸、消水肿、治热痢、止咳化痰等功效。而老姜性温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等功效。秋冬吃姜母鸭,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疏肝润肺。

  泉州姜母鸭最为有名的张林姜母鸭,早在明清时代就开始出名了。其做法先要挑选五谷粮、山泉水饲养的农家土鸭,包括正番鸭或半番鸭、菜鸭,宰杀后,洗净去肚内肠肚内脏等,抹上调料腌渍几个小时,取老姜切片待用,砂锅中放入芝麻油,以中火烧至三成热时,放入姜片,慢火煸香,等到姜母片煸至微微发黄时,才将整鸭放入。现在的做法,也有在整鸭腹肚中加入预先备好切碎的陈皮、当归、川芎、熟地、党参、黄芪、枸杞等用细纱布包裹的香药包,冲入开水,浸漫放满炒姜片垫底的整鸭,加大火力,烧到大沸腾,再改慢火,炖一个半小时左右。临出锅前,将洗净的枸杞加入,再开大火拌匀到汤汁浓香,一砂锅咸香酸甜适度、口感醇厚、滋而不腻、温而不燥的姜母鸭即隆重上桌。

  老城区内忠记姜母鸭也是古城一项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