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传承
  • 传统食材
走街串巷20年温暖了无数个胃 六旬大叔的餐车盛满家常味
文章来源: 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 2024-11-12 11:26

  ■融媒体记者 陈玲红 庄丽祥 文/图

  最近,泉州古城里一款移动餐车走红了。有保温功能的餐车是大叔自制的,饭菜均出自一名烧了半辈子菜的女厨师之手。走街串巷20年,餐车的老顾客众多,他们盛赞这是“泉州味的家常菜”。

 

装着“家常味”走街串巷

  男子光顾20年 盛赞“泉州味家常菜”

  “今天我可是第一个来打菜的,哈哈哈……”上午不到11时,在中山中路开簪花店的曾女士站在承天巷口等餐车。“昨天来晚了没有买到鱼片,今天我特意早点来。”曾女士笑着告诉记者,红烧肉、糖醋荔枝肉都是餐车的招牌菜,她在中山路开店两个月,吃了一个多月,今天还要给店里的另外两名员工打菜。

  餐车一就位,附近的住户和商铺人员便陆续围上来。“今天比较晚哦!”在承天巷,60岁的摊主林立新认识许多顾客,不只是熟悉顾客的口味,甚至与他们的家人也相熟。“我儿子吃他家的饭菜20年了。”顾客傅大姐说,这是家常味,和外卖的味道不一样,“吃了这么多年,很放心,也实惠”。

 

60岁的摊主林立新

  在南俊路,吴女士自带饭盒来打包。“她从2008年吃到现在,当时她是看店的,现在她自己开店。”54岁的林诗梅一边打菜一边与记者聊天,她是移动餐车唯一的厨师。

  “要看店,每天中午都在店里吃,这里的菜比外卖好吃,就像我们家里自己炒的,泉州人的家常口味,不是预制菜,不用担心‘科技狠活’。”吴女士说。

  女厨师掌勺 老顾客建起微信群

  “餐车是我自己设计的,全车是可接触食品的不锈钢,车身钢板中间也有隔热层,菜盘下面可以烧炭火保温,电瓶是这几年才加的,这样推车不费劲。”林立新介绍,自己过去是做机械造船的,2005年,妻子说要和林诗梅一起上街卖快餐,他便设计了这么一台餐车。

 

餐车菜品都由林诗梅掌勺

  “我记得餐车营业的第一天才收了80多元,到第二天就超过200元了。”作为餐车的厨师,林诗梅已经烧了半辈子菜。从小她就喜欢做菜,踩着凳子爬上灶台做咸饭,后来经常跑到好友家开的饭店后厨里偷师。“17岁开始炒菜,我学得很快,好吃的菜吃过一遍基本就能复刻出来。”林诗梅说,第一辆餐车推出后,很多顾客问能不能把餐车开到附近的街巷去,于是他们的餐车慢慢地增加到4辆。“新鲜的鱼煮完后,鱼肉会有点卷边,猪肉我是从西郊一家信得过的店订的,食材新鲜很重要。”林诗梅说。

  因为味道好,餐车的顾客们建了微信群,每天上午菜备齐后,林诗梅便把当日的菜品拍照上传到群里,老顾客可以线上点菜,她再打包好放在餐车里保温,等顾客来取。

  “这几年我们的餐车也受到外卖冲击,但我们的优势是新鲜和泉州家常味。”林立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