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创新
  • 国际合作
山海融合,中西合璧,泉州菜走向国际的文化自信!
文章来源: 泉州味道 发布时间: 2024-04-24 17:20

  近日,“中华文化·雅集”美食品鉴活动让泉州菜惊艳联合国。泉州菜走向世界,让泉州餐饮人激动不已。

  泉州菜作为吸收了衣冠南渡士族带来的魏晋古风、晋江两岸水土馈赠的丰饶物产和“海丝”沿途传递回来的异域风味,既山海融合,又中西合璧,自成一脉。此次活动,让世界见识到了泉州菜的博大精深,也为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开了个好头。未来,泉州美食的国际化之路将更加宽广,来看看“泉州味道”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参加此次活动的两位泉州烹饪大师怎么说,通过他们了解泉州菜如何在世界的舞台上被演绎和传唱。

  泉州美食在联合国舞台大放异彩

  4月15日、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共同主办了“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国际研讨会”及相关配套活动。中国烹饪协会应邀执行活动期间的“中华文化·雅集”招待会,制作了招待会菜品。来自泉州、福州、潮州、桂林、太原和北京等地技艺精湛的知名厨师,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八大菜系之一的闽菜为主体,融合我国各地风味特色元素,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美食盛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泉州烹饪大师们在现场以精湛的烹饪技艺制作了多道独具闽南风味的泉州菜,赢得各国嘉宾的广泛赞誉,充分展示泉州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雅集”美食品鉴活动,吸引各国嘉宾。

  通过此次“中华文化·雅集”美食品鉴活动,泉州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好吃泉州”“泉州好吃”……泉州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烹饪技艺,征服了各国嘉宾,让他们领略到了中国菜肴的多样性和精致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表示,中国烹饪协会杨柳会长亲自带领厨师团队精心策划、组织筹备,精彩呈现了“中华文化·雅集”招待会菜品,展示了中国美食文化的丰富与深远。中国烹饪协会杨柳会长接受采访时表示,泉州美食此次走进联合国,是今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在联合国进行美食展示,这不仅展现了厨师的高超技艺,更是对泉州美食文化的一次精彩呈现,为中国美食、泉州美食走向联合国舞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烹饪协会杨柳会长,在采访中对泉州菜大加赞赏。

  胡满荣:展现泉州菜独特魅力,助力申创“世界美食之都”

  本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美食品鉴活动,泉州厨师团队由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常务副主席胡满荣大师和泉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刘树文会长共同带队。泉州团队菜单有:酱油水黄花鱼、椒盐围头鲍鱼、沙茶酱炆火牛肉配清炒时蔬、佛跳墙、蜜饯红参、闽南五香鸡卷、牛肉白菜水饺、蟳埔红鲟饭、头水紫菜炒饭等。

胡满荣在活动现场制作佛跳墙。

  “老酱油水黄花鱼,这是泉州的一道名菜,我加入了泉州晋江灵水的老菜脯;椒盐鲍鱼,我也是选用泉州晋江围头最好的鲍鱼,采用闽南家喻户晓的烹饪技法制作完成。” 胡满荣大师介绍道,“在现场,几乎每一道泉州菜都是空盘,这也是对泉州厨师团队的一种鼓励和认可。”

  “这次到联合国展示,大家非常重视,但也非常不易,面临了很多挑战,”据胡满荣大师介绍,由于地域和食材的差异,他们需要提前准备很多厨具和食材,并进行空运;其次,他们还需要考虑到场的不同国家代表的饮食习惯和信仰,例如,一些国家的人可能不吃猪肉,有些人容易海鲜过敏,这就需要在菜品中使用其他食材替代,这不仅需要对各种食材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在烹饪技巧上有所调整;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将闽菜的特色和魅力最大限度地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地嘉宾。这需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也考虑到国际口味的接受度,更考验厨师团队的功底。

  总的来说,这次闽菜厨师到联合国展示,不仅是对他们烹饪技艺的一次挑战,也是对他们创新和适应能力的一种考验。但凭借大家的专业素养和对美食的热爱,都是一一克服这些困难,成功展示出闽菜,尤其是泉州菜的魅力,胡满荣大师总结道。

沙茶酱炆火牛肉配清炒时蔬与青绿色餐盘完美搭配。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餐饮潮流,通过此次活动,胡满荣大师觉得中国厨师们可以向米其林餐厅学习,比如,在装盘方面,学习他们如何巧妙地运用西式的装盘手法,使得菜品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在烹饪技法上,学习他们的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在菜品呈现上,学习他们注重细节,力求每一道菜品都能让人垂涎欲滴。“我这次展示的泉州菜——沙茶酱炆火牛肉配清炒时蔬,为了更好呈现效果,采用色彩鲜艳时蔬搭配青绿色餐盘,为整道菜品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看起来特别亮眼,”这道泉州菜的完美呈现,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的人爱上了中国菜。

  “泉州在今年启动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借此机会,很荣幸我和刘树文会长他们一起,可以亲自上阵,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品尝到地道泉州美食,爱上泉州美食,也将泉州美食文化推广至世界各地。”胡满荣大师说。

  刘树文:自信的调和韵味——泉州菜的烹饪哲学

  泉州菜以其山海融合的特色,新鲜口感和营养搭配的理念,在中华美食的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泉州菜面临着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与中西餐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挑战。幸运的是,泉州菜本身所具备的优势已经为它指明了方向。

  “泉州菜直接体现了泉州人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泉州菜完全有走向国际化的文化自信,泉州菜的核心理念是‘调和之道’,这是高标准要求,这一点在其食材的选择、刀工的运用、火候的掌握以及调味的艺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泉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刘树文会长强调,泉州人深谙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精心挑选食材,力求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同时,达到口味的平衡与融合。在这里,每一种食材都像是自然界的音符,经过巧手搭配,共同谱写出一曲和谐的美食乐章。

刘树文在活动现场制作蟳埔红鲟饭。

  在泉州菜的世界里,刀工不仅是对食材形态的塑造,更是对口感与味道的细致打磨。厨师们如同雕刻家一般,对食材进行精细的切割,既保证了菜肴的美观,又使食材更容易入味,这是对调和之道的又一次深刻体现。

  火候,是泉州菜调和之道的又一重要环节,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火候来激发其最佳的风味。在熊熊烈火与炆火慢炖之间,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对食材特性的深刻理解。这种对火候的精确控制,使得每一道泉州菜都能在口感与营养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泉州菜讲究营养搭配,这与当前全球健康饮食的趋势不谋而合。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口味上的享受,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平衡膳食。泉州菜的传统中蕴含着对食材营养的深刻理解,使其在面对国际市场时更具有竞争力。泉州人注重食材的新鲜与天然,倡导食疗养生的理念。食物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工具,更是维护身体健康的良药。泉州菜在追求美味的同时,也兼顾了营养均衡。

  总之,泉州菜讲究的调和之道,不仅是对食材、刀工、火候和营养的精心搭配,更是对传统与现代、健康与美味、技艺与创新的完美融合。在泉州的餐桌上,每一口食物都是对生活美好的赞歌,每一次用餐都是对调和之道的深刻领悟。让人们在品味泉州菜的同时,也品味着生活中的每一份和谐与美好。

胡满荣、刘树文两位烹饪大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合影。 

  随着此次泉州菜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美食品鉴活动,广受好评。泉州菜的国际交流将更加频繁,泉州菜的国际化道路正顺应了这一潮流,通过与不同餐饮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创新,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年轻人作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新奇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健康的关注使得泉州菜的发展方向与之高度契合。

  总之,泉州菜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正走在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并能够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未来,泉州菜必定会在国际餐饮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更多食客的新宠。 

  主管部门:千方百计推动泉州菜走向国际

  据了解,此次泉州菜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并大获成功,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泉州市商务局等主管部门提前谋划,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活动前,相关工作人员就与中国烹饪协会紧密沟通积极对接,与泉州相关行业协会和厨师团队有条不紊地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还与泉州广播电视台共同配合,在泉州广播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协调当地的相关拍摄采访资源,完成对当天活动现场的全程记录,并及时完美制作呈现活动的精彩视频。

  主管部门领导介绍:本次泉州菜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是非常良好的开端。今后,泉州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申报创建“世界美食之都”为契机,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对接中国烹饪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中国饭店协会,云集行业大师,谋划新的餐饮盛会;建设泉州特色餐饮品牌孵化基地,培育龙头型连锁餐饮企业,从整体上提升餐饮产业的国际化竞争力水平;加强餐饮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传承和优化传统烹饪技艺,培育更多行业名师大师;培育全国性餐饮行业节庆活动,配套组织会议论坛、节庆交流、美食嘉年华等活动,以节聚势促发展,助力泉州菜在全国餐饮行业树立标杆;以申报创建“世界美食之都”为动力,将泉州美食的文化故事讲得更深、产业做得更大,千方百计推动泉州菜走向国际。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赖小玲 邱用法

  图片来源:中国烹饪协会、泉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