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来自南安市眉山乡田内村的村民吕联枝来到南安市红十字会办公室,认真地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自己想要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协助下,吕联枝顺利完成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手续,成为2025年南安第2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2022年成功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20岁小伙吕伟民的父亲。
吕联枝告诉工作人员,儿子吕伟民出生于2002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因未能及时送医,不幸导致脑瘫。此后,妻子不堪生活重负,离家出走,再无音信。家庭本就贫寒,吕伟民又需要长期贴身照料,父子俩只能靠着低保金,以及各级部门的关怀帮扶艰难度日。同时,当地政府还为他们修建了低保安居房,解决了燃眉之急。吕联枝感慨,自己没什么能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感恩社会各界给予他们的帮助。
无独有偶,2月10日,来自南安市英都镇的洪春治来到南安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同样登记了遗体器官捐献,成为2025年南安第1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
洪春治坦言,自己产生登记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已有很长时间,只是一直不清楚该通过何种途径、前往何处办理登记。后来,通过新闻报道得知遗体器官捐献是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在征求家人意见并获得支持后,她满心欢喜地前来登记。她笑着说:“等自己生命走到尽头时,能捐献出器官和遗体,既能拯救他人生命,又能助力医学事业发展,还响应了政府倡导的移风易俗,这么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南安市红十字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