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洛江区马甲中心小学
时间:2024-04-02 19:46 浏览量:


小记者们学习心肺复苏术

  ■融媒体记者 林婷瑜 刘静梅 文/图

  近日,由泉州市学生记者团、洛江区红十字会、洛江区联合护心行动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的“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洛江区马甲中心小学。洛江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魏紫君、杜维民、黄杨琴为该校小记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急救知识课,手把手教小记者们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心肺复苏术。小记者们变身“急救小能手”,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帮助他人,自我保护。

  ★发挥小小的力量

  □小记者 吴文栋

  (马甲中心小学四年级)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紧急状况发生时应如何应对,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在实践操作时,我深刻地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差距,因此我还要多练习、多实践,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更加冷静和准确应对。当然,我现在能做的更多的是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及时拨打120并向身边的大人寻求帮助,发挥自己小小的力量。

  (指导老师:苏棉艺)

  ★努力的方向

  □小记者 吴伊晨

  (马甲中心小学二年级)

  魏老师图文并茂地向我们介绍了实用的急救知识,包括气道异物梗阻和心肺复苏术。我知道每次有危险的时候,总要有人发挥自己所学的才能创造生命奇迹,我们如果学会了急救知识,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说不定也能救人一命。这节课上,我也知道了红十字会这一组织,深深感受到了这些志愿者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这正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指导老师:尤娜专)

  ★实用的急救知识

  □小记者 杜靖豪

  (马甲中心小学二年级)

  如果有人不小心出现了呛咳的情况,影响正常呼吸了该怎么办?魏老师以此情境入手,教我们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腹部冲击法(也叫海姆立克急救法)。首先施救者站在患者的身后,呈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势,前腿需要放在患者的两腿中间,并且让患者身体前倾。同时需要环抱患者的腹部,一手握空心拳放在患者的腹部(肚脐与剑突之间),另一只手包住握拳手快速冲击腹部,这样方便让异物尽快排出。如果患者是婴儿,那处理方法就不同了,应使用背部叩击法和胸部按压法交替进行,通过局部的振动作用促进气道内异物的排出,记住一定要让其头低于胸腔,用手指按压其两乳头的连线下方,随时观察患儿的口腔有没有异物排出。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实用的急救知识,在紧急时刻救助他人。

  (指导老师:杜东梅)

  ★变身医护人员

  □小记者 欧钰希

  (马甲中心小学四年级)

  心肺复苏术的第一步就是快速判断患者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第二步则是进行呼救,并将患者调整到合适的体位;第三步是跪在患者右侧,将手掌根部置于两乳头连线,胸骨正中处,双手交叉开始按压,每按压30次后,需开始人工呼吸,如此循环操作,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体验时,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名医护人员,在抢救着一名患者的性命。我十分认真地完成了整套动作,丝毫不敢有任何差池,我知道这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命。

  (指导老师:苏棉艺)

  ★急救知识记心间

  □小记者 吴梓轩

  (马甲中心小学四年级)

  老师告诉我们,当遇到有人昏迷不醒时,我们可以在他耳边问他怎么了,并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我们则可以解开其衣服,同时清理患者口鼻内的污物,然后用仰头举颏法,再用手按压处平卧位的胸部,行胸外心脏按压。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一个个在假人身上操作了一番,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步。我一边做一边想:如果我们都掌握了心肺复苏术,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就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这时我真正感受到了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我一定要把急救知识牢记心间。 (指导老师:杜秀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请输入以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