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雕刻艺术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来源:泉州晚报 2019-12-24 09:33 阅读人数:1

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专门设置了“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展示室”

  泉州台商投资区多年来着力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培育,加大对特色雕艺产业的服务扶持力度,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1“和文化‘一带一路’” 巡展在京启动

  这个月,“和文化——黄泉福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泉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以“和文化”为主题,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泉福近年来创作的木雕、玉雕、铜雕等40件代表作品,分为祖国万岁、时代传承、和谐中华三大篇章,以此来歌颂祖国辉煌的昨天、幸福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

  一个多星期的展览,深受专家和参观者的好评,前来观展者络绎不绝。展览结束后,还举行了黄泉福雕塑艺术作品《长寿》捐赠仪式,该作品将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黄泉福从事木雕工艺传承与创新40余年,是我国木雕工艺界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传统与创新并举、匠心偕工艺齐美,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带着人间静美、现世欢喜的弥勒佛系列作品,因为大师小精工大写意的独特尝试,精于心、简于形、美于韵的超凡工艺,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以高雅的艺术,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使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黄泉福说。

  “此次展览拉开了和文化‘一带一路’巡展的序幕,明年还准备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巡展,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展示泉州雕刻艺术。”黄泉福说,艺术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如果一个民族缺少了文化,就如同一棵大树没有了根。

  2木偶头雕刻艺术创新作品屡获大奖

  “喜怒哀乐一台戏,寸木窥人生百态。”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木偶戏有着“百戏之首”的美誉,而木偶头雕刻艺术在木偶戏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是名扬海内外的雕艺之乡,孕育了一大批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三辉木雕工艺厂厂长苏碰辉便是其中之一。他多年来痴迷于创新木偶头雕刻艺术,其作品善于突出各种人物的面部特征,表现人物的内在性格,逼真传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泉州著名提线木偶戏表演大师黄奕缺生前十分欣赏苏碰辉的木偶工艺品,泉州市木偶剧团就曾运用他制作的木偶和道具远赴世界各地表演。

  多年来,苏碰辉不断求索创新之路。他牵头创作出了“三头六臂”“四头八臂”的木偶头,并创作出难度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变脸》《十二生肖》《九阳归一》等作品,得到各方的肯定,屡获各类专业大奖。值得一提的是,他创作的《十二生肖》荣获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工艺优秀作品奖”金奖。

  “让木偶走进平常百姓家,让更多人欣赏和了解木偶,更能让木偶雕刻工艺得到保护和传承。”苏碰辉说。

  3建设展览馆 推动海丝艺术交流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充分发挥省市级文化资金导向作用,推荐“闽台雕艺培训交流中心基地”等项目申报专项资金200多万元,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华光文博园、上塘雕艺街、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发展。

  今年国庆前夕,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名誉馆长郭廷真应邀进京参加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今年9月27日,该馆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受到国务院表彰。

  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该馆开馆以来,在推动海丝文化艺术交流的同时,还收藏了大量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并专门设置了“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展示室”集中展览。“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展览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郭廷真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