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政法委对全市政法系统十项创新工程进行拉练检查,并召开点评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由市综治办实施的创新工程项目——构建“一纵三横”E治理体系、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取得较好成效,泉州E治理助推智能化已然成形。
平台升级
多部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一纵三横”即以E字形结构为表现形式,以网格化信息平台为支撑,构建“一纵三横”E治理体系框架,以此统领泉州政法综治信息化建设。
“一纵”:以网络应用贯通到村(社区)、单元网格全覆盖,实现服务管理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目前,已实现市、县、乡、村、单元网格五级运行网络贯通。
“第一横”:推动社会治理重点领域信息化项目建设,主要以全市统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关联市级层面的信息平台或信息系统。目前作为“第一横”推动的项目有城市安全信息系统(雪亮工程)、“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智慧检务系统及十大创新项目。
“第二横”:推动并规范职能部门在“第一横”平台上的业务应用。目前,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融入了包括流动人口、消防、环保、食药监、司法送达等职能工作的应用模块,实现信息共享、治理联动。
“第三横”:通过泉州E治理APP、平安泉州微信公众号,建立指导培训、积分奖励、星级评定机制,激活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基层治理细胞,激活基层综治包括网格员、志愿者等队伍的能量,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完善架构
信息应用平台实现全覆盖
我市于2014年6月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市统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今年以来,进一步完善了“全域、全网、全链条”(即全域覆盖、全网融合、全链条贯通)的网络架构,强化泉州E治理体系的支撑作用。
全域覆盖。全市13个县级、163个镇级、2463个村级实现全覆盖,并可独立应用。目前全市已划分网格7067个,确定网格员12500多人。
全网融合。全面开展网格基础信息采集汇聚融合,推进信息资源跨部门、跨系统共享融合,实现专网、政务内网(外网)、各电信运营商的兼容融合。
全链条贯通。对接市行政服务中心(含市、县、乡三级)及其九个分中心,对接业务管理部门,对接“12345”便民服务中心。
模式创新
“网格化+职能应用”深度应用推广
创新开发法院、环保、食药监、消防等13个部门职能应用模块,推行“网格化+职能应用”模式。
其中“网格化+司法送达”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列为全国首批20个司法改革案例之一,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中国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候选案例;“网格化+食品药品监管”将在全省推广经验做法;“网格化+环保监管”“网格化+消防安全”等“网格化+职能应用”模式正深度应用和推广,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本报记者 林铭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