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泉州海关、安溪县人民政府在安溪中国茶都举行出口茶叶“大基地”揭牌仪式,这标志着福建省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正式落地安溪,也是泉州海关在出口茶叶种植基地监管模式上取得的新突破。


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铁观音发源地,茶叶远销日本、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地区,出口茶叶已连续18年100%通过目的地官方检测,年直接或间接出口茶叶超过8000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出口茶叶原料种植基地和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均应向所在地海关申请备案。此前,安溪县已获出口备案资质的茶叶基地52个、面积仅7万余亩,与全县60万亩生态茶园的种植规模远不相符,不少中小茶企因原料供给不足、合规性不达标,只能放弃海外订单。

为推动安溪茶产业提质升级,泉州海关试点推行出口茶叶“大基地”监管模式, 依托茶产业大数据平台,完善茶叶源头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形成“关地协企”齐抓共管、关地监管结果互认,协同发力推进出口茶叶质量提升,助力安溪县茶产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此次落地的“大基地”采用“1+N”监管新模式:“1”为地方政府统一主导申报备案的“大基地”,“N”为经营主体根据不同出口国家要求单独备案的基地。“大基地”分两期推进:一期已建成以虎邱镇、西坪镇、龙涓镇、芦田镇、大坪乡五个现有出口茶叶备案基地较集中、地域相连的乡镇共26.5万亩茶园,可提供约3.6万吨出口原料;二期将逐步拓展至安溪县全域,实现60万亩茶园内外贸一体化标准管理,约可提供6.2万吨内外销原料。
“出口茶叶‘大基地’建成后,不但原料供应充足、质量有保障,还一举扭转了部分中小企业‘有订单无合规原料’的困境,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底气更足了!” 安溪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下一步,泉州海关将联合安溪县人民政府,紧盯国际市场技贸措施变化,加强对“大基地”茶叶的种植、加工、储运各环节指导,持续提升出口茶叶源头质量安全管控水平,筑牢出口茶叶质量安全屏障。同时,开通属地查检“绿色通道”,持续推进“提前申报”“预约查验”“即报即检”,以及叠加“云签发”植物检疫证书等便利化措施,助力安溪茶叶高效便捷抢占国际市场,让安溪茶香飘得更远、誉满全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