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一个山区县的出海样本!看中国茶乡的这条逆袭之路
来源:泉州市发改委、泉州晚报社、泉州政务 2025-11-17 14:47 阅读人数:1

  一个山区县的出海样本

  看中国茶乡的全球电商“黑马”逆袭之路

 

  第五章 链接全球

  当藤铁工艺遇上北美电商平台,当千年茶文化登陆TikTok直播间,福建安溪——这个以铁观音闻名世界的闽南山城,正以一场静悄悄的“跨境革命”,重塑着中国县域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的方式论。这背后,是“晋江经验”在新时代的接力传承:市场导向与政府服务双轮驱动,为企业出海清障赋能,让内生动力充分涌流。

  今年以来,安溪跨境电商出口零售额达9.07亿元,同比增长16.81%,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这片土地,不仅输出产品,更输出生活方式;不仅参与竞争,更重塑规则。这,或许就是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

  基础重构

  从“地理末梢”到“物流枢纽”的战略升维

  “郡县治,天下安”。在全球化浪潮中,县域经济如何突破地理局限,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安溪的答案是从重构物流网络开始。

 

  安溪领秀云城跨境电商集聚区(安溪县工信商局供图)

  清晨6点,安溪电商产业园内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在恒发工艺的车间里,工人们麻利地打包好藤铁工艺品。“这批藤铁花园装饰品下午发往厦门港,半个月后就能出现在大洋彼岸的货架上。”车间负责人介绍道。

  在安溪领秀云城跨境电商集聚区,泉州三力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批真空包装机正在打包发货。公司总经理感慨:“以前最头疼的就是物流问题,特别是我们这种大型设备,通关慢、运费高。安溪建设的‘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让我们中小企业享受了专业的物流解决方案。”

  这样的效率,得益于安溪精心构建的“1+24+453”三级物流配送体系:1个县级仓储中心、24个乡镇站点、453个村服务点,就像打通任督二脉,货品在全县畅通无阻。通过整合邮政、顺丰等快递企业资源,安溪实现乡镇快递网点、快递进村覆盖率双100%。此外,安溪还投入资金升级基础设施,完成780公里通村公路“双车道、等级化”改造,配备智能分拣设备30台套,建成2万平方米智能仓储中心,日处理能力达20万件,物流成本降低30%,实现县域内快递“当日达”。

  政策赋能是提效的关键。安溪通过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物流建设,实现“顶层设计—政策落地—资金保障”闭环机制。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角色把握,正是“晋江经验”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精准落地。

  安溪县工信商局副局长表示:“我们从场地租金减免到人才引进补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扶持政策。”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让安溪的电商物流成本整体降低了30%,配送时效提升了40%。

  据统计,2024年安溪快递业务量达1.49亿件,5年增长3倍。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内陆县域突破空间约束、实现“弯道超车”的生动诠释。

  安溪的高效物流网络,是泉州市构建现代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的一个缩影。为强化物流仓储设施建设,泉州市支持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发展全货机业务,新开通了至菲律宾克拉克的全货机航班;推动陆地港打造“双口岸+双平台”;开通围头—金门跨境电商集装箱定期班轮。这些举措共同构建起服务产业、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立体化物流枢纽,为“安溪速度”提供了强大的区域支撑。2024年,泉州跨境电商出口额达223亿元,增长75.6%,跨境电商年交易额达620亿元,年均增幅20%以上,迅猛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日益畅通的“跨境动脉”。

  平台思维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的路径创新

  在全球化的竞技场上,单个企业的力量终究有限。安溪的智慧在于,善用平台思维,实现集群突破。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安溪深谙“借船出海”之道,由政府带头闯荡,主动对接全球优质平台。“这款藤铁茶盘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架一周就售罄!”在安溪优品义乌展示中心,负责人对着销售数据喜笑颜开。今年7月刚揭牌的“世界窗口”,已成为安溪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帮助首批入驻的11家企业拿下超5000万元意向订单。

 

  安溪优品义乌展示中心

  今年5月,“安品出海·抢占先机”Wildberries助力安品出海对接会在安溪成功举办,通过这一俄语电商市场的重要平台,安溪产品快速打开俄罗斯市场,为“安溪优品”高效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撑。Wayfair专场出海对接会上,北美家居电商巨头Wayfair向安溪授予“Wayfair安溪孵化基地”牌匾。安溪县工信商局副局长介绍:“好比给企业发了张VIP通行证,让我们的产品直通北美市场!”

  在TEMU平台上,首批上架的《原野蘑菇》《风铃记》等原创户外花园产品,单品日销量纷纷突破百件,其背后正是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研发+制造+渠道”三方协同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

  生态“赋能”,集群“发展”。

  以生产经营藤铁家居饰品为主的恒发工艺,专注于跨境电商领域。在该企业的包装车间里,春田花园系列产品正在有条不紊地打包出货。自2018年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以来,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对接了大量国际客户,实现了营业额的稳步增长。恒发工艺副总经理欣喜地说:“今年销售额已达100万美金。今年新成立的阿里巴巴国际站安溪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

 

  恒发工艺春田花园系列产品

  安溪县工信商局副局长表示,安溪将深化与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合作,重点开展跨境电商三年培育计划,并积极布局SHEIN、速卖通等更多跨境电商平台,通过不断完善安溪企业外贸渠道的风险应对机制,提升生产订单溢价率,稳步扩大安溪制造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跨境电商集聚区成为出海“新引擎”。在领秀云城跨境电商集聚区,20家跨境电商企业共享一站式服务。“这里不仅有仓储物流支持,还有专业的运营指导,就像进了‘电商大学’,物流、培训、政策一条龙,我们只管专心做生意!”入驻企业负责人表示。

  “晋江经验”所倡导的政企互动,在这里已转化为“问题收集—分级会办—跟踪问效”的高效机制,累计解决企业关税分担、出口认证等难题57个。

  这种精准服务,让企业出海底气十足。目前,安溪已建成2个跨境电商集聚区,今年以来累计交易额近千万美元。这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发展模式质的飞跃。这一“政企互动、协同出海”的模式,正是“晋江经验”中“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的生动诠释。

  安溪的平台战略,与泉州市“多渠道引育电商主体”的部署同频共振。全市正大力招引全球主流跨境电商平台来泉设立区域总部和运营中心,如推动晋江落地非洲最大电商平台Jumia(福建)运营中心,推动南安落地东南亚最大电商综合服务平台F-commerce(中国)福建服务站等。同时,加速打造产业集聚园区,已评选认定包括领秀跨境·晋江园在内的首批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全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含在建)达33个。这些举措共同为安溪等县域的企业搭建了通往全球市场的多元化“舰队”。

  价值跃升

  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的战略转型

  在安溪的出海故事中,最精彩的篇章莫过于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的价值跃迁。安溪深知,唯有根植本土特色,方能行稳致远——这恰与“晋江经验”中“立足本地优势”的发展智慧不谋而合。

  文化出海让安溪产品实现价值跃升。

  “这款西瓜乌龙茶冷泡后特别清爽……”在TikTok Shop直播间,主播用英语向全球消费者展示安溪茶的多种饮用方式。直播间评论区满是“Refreshing!”(清爽)“Love the story!”(爱上这个故事)的英文留言,掀起“中国茶热”。这场直播就发生在安溪本土茶企李陌茶的车间里。李陌茶联合创始人、国际业务负责人分享道:“有位美国用户说,她用我们的茶替代咖啡,全家都在戒糖。”洛杉矶26岁的白领Emily每周都会在TikTok Shop下单李陌茶的龙井茶——这是她坚持了6个月的“健康仪式”,5位同事都成了回头客,改写海外消费者对茶饮的认知。

 

  李陌茶TikTok Show直播间

  作为国内内容电商平台年GMV(成交总额)破15亿元的茶饮头部品牌,李陌茶在TikTok Shop交出“首月GMV破10万美金,单场直播破百万”的成绩单。美区消费者月均复购率达35%,#ChineseTea 话题播放量超300万次。其背后,正是安溪企业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的战略升级。

  2024年安溪开展直播4.5万场次,实现销售额12.8亿元。其中,带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溢价普遍高出30%以上。“当消费者为文化买单时,价格就不再是首要因素。”一位从业者道出了文化赋能的重要价值。

  传统工艺在电商出海的过程中焕发新生。

  泉州市斯博利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正借助跨境电商的东风,实现从传统工艺制造向品牌化出海的关键转型。董事长林德时指出:“在安溪县政府构建的完善产业链支撑下,我们通过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建立起‘短链路’直销模式,不仅能直接触达海外终端消费者,还能依托平台数据反馈,快速识别消费趋势,推动产品精准迭代与创新,显著提升了市场反应速度和运营效率。”

  这一转型背后,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该研究院执行院长介绍,研究院积极打造“溪有好物”产业共享品牌,以设计赋能为切入点,推动传统藤铁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并联合深圳跨境电商产业园、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等专业机构,启动系统性跨境出海计划。截至目前,研究院已与振鸿工艺、室物所家具等10余家本地生产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首批推出的20余件原创户外花园产品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溪有好物”产业共享品牌入驻小米有品

  “研究院构建的‘研发+制造+渠道’协同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从产品创新到渠道拓展的全链条赋能。”林德时介绍,“通过这一模式,我们不仅优化了产品结构,强化了成本与品控管理,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从传统OEM/ODM代工向面向海外C端的品牌化运营转变。”

  目前,这一创新模式已取得实质性成效。借助研究院搭建的跨境渠道网络,企业正逐步布局SHEIN、速卖通等多平台销售体系,不断完善外贸通路。这种跨区域协同的创新实践,不仅帮助企业在内外贸市场波动中成功突围,还有效提升了“安溪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溢价与市场份额。

  展望未来,林德时充满信心:“在研究院的持续赋能下,我们将继续深化‘研发+制造+渠道’一体化发展,通过数字化营销与产业协同的双轮驱动,推动安溪藤铁工艺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增长,让传统产业在跨境电商时代焕发新生。”

  安溪的文化出海与品牌跃升,是泉州大力发展“丝路电商”、推动优品出海的生动实践。泉州市通过举办“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建成泉州城市产业会客厅暨国潮泉州优品展示中心、在全球设立21个海外展销中心等一系列举措,为“安溪优品”乃至整个“泉州制造”提供了强大的品牌背书和市场通道。据初步统计,全市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近5年来累计出口额超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1倍。安溪的探索证明,产品被赋予的不仅仅是文化灵魂,更是穿越周期、赢得更广阔市场和未来的强大动能。

  安溪的出海之路,不仅是一个县域的经济转型故事,更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微观缩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产业的韧性,看到了县域经济的活力,看到了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