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遵循这一根本指引,南安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金秋时节,漫步南安,处处跃动着温暖的民生脉搏。焕然一新的小区、点缀街角的“口袋公园”、崭新校园内的琅琅书声、城乡流畅有序的交通……这些点滴可见的变化,正无声地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品质,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一幅幅“愿景”加速变为可感的“实景”。
城市更新提质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城市的蝶变,是民生改善最直观的体现。南安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精雕细琢“品质南安·幸福家园”的崭新篇章。
清晨的北山片区,阳光洒在崭新楼宇间,老人晨练,孩童嬉戏,北山公园里人流不息。“以前是老旧房子,现在出门就是公园、学校,老人孩子都有了好去处。”居民林阿伯的喜悦溢于言表。目前正在推进的溪美街道五柱巷片区,在机械轰鸣中加速蜕变,未来将崛起一座集高端住宅、商业、休闲、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复合街区。成功街区则通过立面焕新、艺术彩绘、彩虹步道及新兴业态引入,转变为充满人气与烟火气的特色商业街和休闲打卡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柳城街道露江村,昔日杂乱的闲置地已变身绿意盎然、设施齐全的大坝桥“口袋公园”。“出门就是公园,环境好、设施全,幸福感实实在在!”村民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众人心声。这类“见缝插绿”的“微更新”,巧妙填补了公共休闲空间空白。
港仔渡片区、市民中心片区、洋美片区改造更新加快推进;115个老旧小区外墙脱落完成清除修复,并创新为老旧小区建筑外墙上保险;稳步推进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约8公里,实施燃气设施更新改造项目,完成7500多套燃气装置安装……当下的南安正以城市更新为笔,在民生答卷上绘就更高品质的城市图景。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行官”,更是惠民的“连心桥”。
近日,国道324线南安水头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福鼎山隧道工程量已完成约70%,桩基已完成27根,全线路基正在进行清表工作,预计2026年年底全线通车。这条贯穿7个乡镇、14个产业园区的南北经济大动脉,将成为南安“一市三城”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横八线金淘镇过境段道路工程(北环路)已开放通行,将惠及5个建制村、超16万人口,有效疏解金淘镇区及南安市区的过境交通压力。驱车行驶在县道325线上,沿途山清水秀,乡村振兴试点村错落有致。这条获评“全国美丽公路”的精品线路,是南安创新“政府+贤达+群众”多元投入机制打造“四好农村路”的缩影。
近年来,南安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300公里,实施安防工程93公里,改造危桥50座,重点打造了县道325线、331线等精品旅游路、产业路,带动路域蝶变成景,县道331线入选福建省首批“最美乡村‘福’路”。此外,南安建成客货邮融合站点23个,开通融合线路21条,成功入选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县;更新公交车辆65辆,延伸5条通学、通企定制线路等,不断提升交通惠民水平。
罗东服务区后通道连接线、洪濑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市域“半小时通勤圈”加速形成;泉金高速、泉梅高速取得突破性进展……放眼南安,一条条“民生路”“产业路”“风景路”纵横交错,连接城际、快速化的交通大动脉正加速构建,助推城市能级跃升。
服务优化升级
温暖万家幸福烟火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小区治理、文化供给、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领域,南安持续发力,温暖万家灯火。
走进罗马家园小区,智能门禁取代了斑驳的大门,新增的350个非机动车充电车位化解了“停车难”问题,新增的休憩石椅、翻新后的架空层等贴心改造,让老人和孩子各得其乐。“小区越来越美,住着更舒心。”老住户傅女士感慨道。
同样的温暖图景也出现在官桥镇五星小区。通过“支部建在小区上”,小区党支部联合业委会完成了这个已建成24年的老小区包括架空层改造、飞线整治在内的多项小区环境提升工作。“以前这里杂乱无章,如今成了休闲好去处。”居民柯女士的赞叹,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近年来,南安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施治,全市建立起高位统筹机制,28名党员市领导担任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常态化深入一线调研,累计召开联席会议208场,推动解决了从充电桩安装到消防通道拓宽等近400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6名科级干部全覆盖挂钩小区,1.3万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回社区报到,主动认领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服务岗位,累计推动超千件民生“关键小事”高效解决。
教育卫生,是民生幸福的关键领域。作为全省教育大县,南安坚持教育优先,通过“硬件扩容+软件提质”双轮驱动,持续筑牢教育底座。
在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现场,一座6层的“半回字”形教学楼已拔地而起,该项目将新增40间标准化教室、18间教辅用房、1间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区域,显著提升学校办学容量。走进柳城街道育才社区的南安市文昌实验幼儿园,精巧又不失童趣的装饰随处可见,老师带着新入园的孩子们做着游戏,稚语欢声不绝于耳。这一系列可喜变化是南安持续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众多成果的缩影。
今年以来,南安新建改扩建柳南中学、侨光中学、美星小学、呈美小学等10所学校,累计新增各类优质学位近万个。除了提升硬件设施外,南安还持续推进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泉州市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创建温馨校园150所,有力提供更加优质、公平、有特色的教育,让南安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优质医疗服务更加普惠。“现在走几步路到村卫生所就能看病拿药,条件好了,医生也专业。”霞美镇温山村卫生所的改造提升,让周边4000多名村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最近,南安还在全省率先推行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预计惠及约5万人次。在柳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完成接种的72岁陈大爷欣慰地说:“政府想得周到,免费打疫苗,心里踏实多了!”
近年来,南安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持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消除乡村医疗“空白村”;升级改造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六大中心”,加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探索“医共体+医联体”模式,嫁接高端医疗资源;市医院新院区三期、中医院病房大楼、南侨医院综合楼、海都医院异地迁建等项目有序推进……一系列扎实举措正构筑起坚实的城乡健康屏障,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就业社保织网
兜紧筑牢民生福祉底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南安将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以精准滴灌策略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这次招聘会收获很大,锁定了好几个心仪岗位。”应届毕业生小李在“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活动中倍感振奋。为促进就业,今年南安已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60多场,并创新举办“招聘夜市”,组织全市950多家次知名企业参加并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8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近1.7万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精准帮扶;对扎根南安的人才,则提供涵盖生活、购房、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全方位“政策礼包”。
“现在要找工作,去‘零工市场’就能快速对接,非常方便。”面对灵活就业趋势,南安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提供岗位信息、法律咨询、权益保障、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首批26个村(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已全部投用,率先完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布局,拓宽就业服务场景,实现“就业不出村,服务零距离”。
社会保障方面,南安持续深化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优化经办服务,稳步提高养老、医疗等保障待遇;同时,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关爱帮扶,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织密民生安全网。
“在家用手机就完成了救助申请,节省不少时间。”受助对象陈阿姨对“一键救助”小程序十分满意。周六课堂的书声、专业化的残疾康复上门服务、困难群众家中常见的探访身影……这些都是南安民生保障体系中的动人风景。
发放城乡低保金7.03亿元、临时救助资金5414.21万元,救助临时困难对象21750人次;连续两届获评“公益慈善五星级城市”,累计认捐善款超100亿元,连续31年侨捐超亿元;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6794.5万元、购买意外伤害保险577.08万元,发放完全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116.04万元、入住补贴1137.37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超1.14亿元……一组组数据,折射出南安民生保障的厚度与温度。
通过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暖心实事,南安正将宏大的民生愿景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景画”,让“品质南安·幸福家园”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暖意更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