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积极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共享机制,推动在泉保险机构全方位推进风险减量工作,多措并举降低风险发生率和风险损失规模。近期,泉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与泉州高速交警支队通力合作建立泉州高速公路“风险减量”警保合作实验室,凭借创新举措与高效执行,实验室运行成效显著。2025年1—7月,辖区发生一般程序事故12起,同比下降25%;死亡人数5人,同比下降37.5%;受伤数13人,同比下降13.3%,实现从“风险减量”到“安全增量”。
01科技赋能预警筑牢事故“防护网”
实验室利用科技赋能手段,采用智能预警系统进行信息化监测。该系统能敏锐识别车辆掉物、行人闯入、逆行、异常停驶、异常流量等各类交通异常险情,及时报警处置。2025年1—7月共视频巡查发现各类警情5165起,其中,违停2441起、故障车1873起、事故328起、两轮车上高速255起、障碍物140起、行人上高速18起、其他110起;日均发现警情24起,较2024年日均(15起)上升60%。彰显出精准预警功能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上的强大效能,为道路交通安全牢牢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网”。
02数据深度剖析开启管理“加速度”
实验室将深度数据剖析作为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抓手。一方面,针对交通流量、事故数据、雨天事故及撞障碍物事故警情等进行深度挖掘,为交通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优化道路通行方案,让高速公路更加畅通有序。另一方面,通过对理赔数据的细致剖析,保险机构得以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与原因,优化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今年来已形成13份雨天事故、障碍物事故报告,实现交通安全管理与保险服务的双提升。
03跨界共享模式搭建调查“信息桥”
实验室创新打造数据与人力资源“跨界共享”模式,依托高速管理部门的数据平台,增设4名保险机构视频巡检员和部分快处接警员,专职负责视频巡逻、协助整理非现场违法数据、提供事故处理保险业务咨询等。这一模式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优势,搭建起了事故调查的“信息桥”。2025年1—7月,实验室协助保险机构开展12次车险事故调查,通过平台数据共享和人员协作配合,极大地缩短了事故调查周期,提高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助力保险机构快速完成理赔流程,强化保险反欺诈调查能力,有力推动保险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泉州高速公路“风险减量”警保合作实验室的成功运行,是辖区警保合作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成功实践。未来,双方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优化,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添砖加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