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累计超9000套!多渠道保障人才住房供应
来源:泉州市住建局、泉州政务 2024-08-09 09:41 阅读人数:1

  近年来,泉州市以解决人才住房问题为工作导向,探索“政府+市场”“国企+民企”等多元化人才住房筹建机制,全市累计筹集建设各类人才住房9718套,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人才住房供应体系,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好。

  政府主导

    高站位推进人才住房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

  将人才住房保障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把人才规划纳入泉州市2024—2030年中远期住房保障规划编制范畴。晋江市开展人才住房发展专题研究,摸清产业认定人才住房现状及需求,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与人才住房需求相结合,制定“十四五”期间人才住房建设计划、选址布局以及发展重点区域等,针对性解决保障性租赁住房供需问题。

  完善制度建设

  根据人才的不同住房需求,精准施策,先后出台了《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安居保障规定》《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在中心市区刚需购房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园区建设人才公寓作为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考核指标,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工业用地内配套比例由7%提高到15%的部分建设保租房。目前全市共有18个园区,配建约8668套保租房。该做法被住建部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全国推广。

  保障用地供应

  结合城市更新,按照片区规划供应的住宅用地面积不低于10%的比例提供保障性住房用地,从中单列人才房用地集中新建人才住宅小区。截至目前,在城建水墨风景、保利莲花锦上、城建水墨云景等3个房地产项目,配建约5万平方米、500套以上的人才住房。

   

   

   

  国企引领

  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参与 

  探索“国企+民企+金融”的建设方式,鼓励引导各主体积极参与人才住房建设。

  发挥国企引领作用

  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成立专营企业,负责人才住房项目建设、运营,通过新建、配建、改建等模式建设人才住房,同时,根据人才结构,补充调节房源供应。截至目前,共有国有企业参与项目42个、7148套,占比74%。

  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

  在项目前期审批、用地、资金、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全方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人才住房建设。2021年,我市创新民营企业自持整宗租赁住房用地、利用企业配套用地建设等多种发展保租房模式,得到省住建厅的肯定;鸿星尔克子公司鸿荣轻工集团通过招拍挂方式竞得居住用地用于建设保租房的做法被住建部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全国推广。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将社会资源作为人才住房的有力补充,解决临时、急需的人才住房供应问题。如在泉州中心市区和各县(市、区)统筹38家市场化经营的酒店,提供给来泉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人才短期免费住宿。晋江市购买中航城、芯福苑等小区1300套商品住房作为高端人才社区向企业引进的人才定向销售。 

   

   

要素融合

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 

  推动建立“住房+工作圈·生活圈·消费圈·社交圈·运动圈”的“1+N”优化组合,不断提升人才住房居住品质。

  做优配套

  南安市规划建设“源昌·文昌里”大型人才社区,提供1883套不同面积、不同户型的人才住房;惠安县“嘉禾万璟苑”人才社区,建设住宅1192套,其中1110套作为人才限价房定向销售,82套住宅为人才公寓。项目周边均同步建设社区商业设施、邻里中心、人才之家、文体活动及养老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

  共享配套

  在新建商品住房小区单列人才住房,让人才与商品住房业主共享小区配套和各项公共服务。在中心市区摇号销售的商品住房项目中安排10%住房套数,供高层次人才和产业实用人才报名购买,截至目前,已推出项目81个,房源2641套,773名人才成功购房。市本级北峰西华洋人才住房项目,规划建设6万平方米人才住房,采取与商品住房用地一同出让,同步建设,人才住房由政府回购方式,实行精装修,达到拎包入住条件。

  专业运营

  通过引进专业化的运营机构,将闲置资产改造提升为人才住房,同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石狮地产集团与社会企业合作,将2.2万平方米的园区宿舍改建改造为“乘式”青年人才社区,包括456套精装式拎包入住人才公寓,以及共享创客空间、艺术分享空间、主题图书、轻食餐饮、健身娱乐等公共配套功能区域空间,形成了楼上市场化运作的人才公寓,楼下公益性的人才服务空间,保障人才创业就业服务需求,该项目获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专题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