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泉州旅游 > 民风民俗 > 民间工艺
泥金线画制作技艺
来源:市文广新局 2016-09-21 10:18 阅读人数:1

    在宋、明、清时期,闽南、粤东、台湾等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民间传统泥金线画应运而生,大多绘于“眠床”黑朵漆画和宫庙横梁、楣板、门神之上。但我经多次查访晋江市、泉州市的博物馆,发现保留的文献极少,收获甚微。1985年我应邀参加漳州龙海的青礁东宫(保生大帝主宫)复修工程,发现不少横梁中留有沉旧的泥金线古画。根据这里的碑记,得知该宫于明正德年间复修,当时彩绘主要采用的是唐寅的色彩配方。据推算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时我想这种经久不变的绘图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想在有生之年能够使这种传统工艺后继有人。又据清道光年间泉州名臣陈庆良聘请故乡民间画师描著一幅《重华圣帝》画像,采用的也是泥金线画这一传统工艺,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赞赏。经我多年收集家现存有光绪年间“乌金推,泥金线画”古床一张,并有桌椅、橱柜等一系列配套家具。 

    如古眠床黑朵描金线过程:先把退光粉抹去黑朵表面描面的粘性。然后定好的稿拷贝于牛皮纸上。接下来把事先调好的桐油与正漆为粘剂,用狼毫描笔抹上漆粘剂沿稿线描绘,漆线描好必须放在冷暗之处。如天气不适宜,漆线不干,不能贴金,可采用热水催干法(把描线的图面距离地面20-30公分,然后向地面撒上热水,让水气蒸发线条,促使快干)。拌漆的方法:一般在3-5月份,正漆和桐油的比例1:1.9;12月份的比例,正漆和桐油的比例3:1。试漆的方法:过二十四小时用手背摸漆线不粘手,方可上金粉和金箔,遂成金线条。最后填上配好的各种颜色。 

    泥金线画用途有两种:一是用于漆画方面,如寺庙横梁、楣板、门神、古式家具眠床黑朵(现已舍弃)等,另一种是用于国画,如祖先肖像、仿古年画、装饰壁画等。 

    虽然泥金线画久不褪色,但由于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濒临灭绝。在80年代金银线画随着闽南古式眠床消失而为人们所遗忘,且老一辈的民间画师相继而故,新一辈又无心继承。我收的几个徒弟也都弃画从商。如果不对此项工艺给予相应的保护,则不久将淹没已历史洪流之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