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龙纪元年(889),永春蓬壶、锦斗、东安等地已有竹制家具、农具生产、销售。南安在唐宋时亦有竹、木农具应市。明何乔远《闽书》载:“福、兴、泉以竹为器”。清光绪年间(1875-1908)有陈姓竹匠在晋江安海生产竹制新娘轿、佛轿。自清至民国,泉州各县普遍开设有竹器铺,生产各式各样竹家具和生活用品。但多只求实用,不重艺术性。及至现代画家李硕卿,把平庸的日用竹编,扶上艺术之宫,独制“改良竹编”。分为雀目编织法、旋花编织法和辫形、平顺编织法几种工艺;花色品种有瓶、罐、篮、盒、盘、樽、盂、壁挂屏、花篮、花器、花薰、鸟笼、台灯、落地灯、灯罩、动物等500多种。1962年泉州工艺美术厂公开了竹编技术,从而全省许多地方都办起了竹编厂。1973年正式成立泉州市竹编工艺厂,许多产品销往国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