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埔古厝由洪光乘、洪开泰父子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占地数10亩,整体保存较好,总建筑面积551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存13座大厝和2口清代水井,主体建筑为规模不等的三开间、五开间一进或二进大厝。院落带有单侧或双侧护厝,屋面为燕尾硬山、悬山式,屋架以穿斗式为主,局部有抬梁结构。建筑类型包括民居、祠堂等,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包括顶点金、棋盘厝、在中堂、若莲居、思源居、康美居、存善堂、顺兴居、含章堂、封君祠、近贤堂、德美居、箭楼居等,其中尤以顶点金雕饰最为精美,纹饰最为多样。
坂埔古厝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如弓如曲布局的建筑群依山、面田、临水,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其选址布局体现了营造者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厝建筑风格特点鲜明,白石墙裙,红砖砌壁,飞檐走脊,大厅高敞,雕梁画栋,纹饰多样,立体感强,彩绘精美,灼灼生辉。其建筑立面以闽南传统“出砖入石”营造技法砌筑墙体,蔚为美丽,且具有地方特色,是典型的清代闽南传统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