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湾里村漳州寮自然村。占地面积1.53万平方米,蔡资深(1839—1911)乳名浅,16岁随父渡洋,是清未旅菲爱国华侨,光绪十一年(1905)泉郡受灾赈济,诰授资政大夫。清同治乙丑年(1865),他开始在家乡建造这一民居群,至宣统辛亥年(1911)竣工,历时46年。此建筑群包括15座宅第和1座宗祠,计大小房间近400间...
查看详情 -
泉州港古建筑(三)真武庙
位于泉州丰泽区东海镇法石村石头街。俗称上帝宫,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庙建在石山上,枕山漱海。南宋时始建,为泉州地方长官祭海神的地方。现存真武庙为明清建筑,由山门、四角亭、殿堂组成,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大殿为真武殿,砖木结构,殿柱上有清道光进士翰林庄俊元撰写的对联:“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
查看详情 -
泉州港古建筑(二)六胜塔
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金钗山上。俗称日湖塔、石湖塔。《泉南杂志》有载:北宋政和三年(1113),由枝樾薛公素、僧祖慧、宗什等募资兴建,壮丽几拟开元镇国、仁寿二塔。宋未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元至元二至五年(1336-1339)里人凌恢甫重建,并留下题名石刻于塔中花岗石构筑,楼阁式,八角五层空心,金刚宝箧式塔刹,通...
查看详情 -
陈埭丁氏宗祠
位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明初,嘉靖三十九年(1560)毁于兵燹,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和光绪十五年(1889)大修。祠坐北朝南,开间、进深四间,占地882平方米,由门楼、厅堂和左右厢房组成,三建筑平面呈“回”字形,正厅筑于一座二尺高的平台上,作“口”字状,三开间,抬梁式歇山顶砖...
查看详情 -
安溪县文庙
位于安溪县凤城镇南街居委会大同路141号。庙始建于北宋成平四年(1001),古时时庙学合一,绍兴十二年(1142)令杨斡迁庙於今址。自宋咸平至清光绪,历时898年,经过三十多次的维修、重建、增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1984年、1992年又大修,东南向,五进。面宽36.5米,进深16...
查看详情 -
施琅宅、祠、墓(二)衙口施氏大宗祠
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右都督,封靖海将军、靖海侯,率军平台统一祖国。卒后赠太子少傅。著有《平南实录》4卷,《靖海纪事》2卷传世。 位于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始建于明崇祯庚辰年(1640),清初迁界时毁,清康熙年间,里人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因复台有功敕封为靖...
查看详情 -
施琅宅、祠、墓(一)施琅宅
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右都督,封靖海将军、靖海侯,率军平台统一祖国。卒后赠太子少傅。著有《平南实录》4卷,《靖海纪事》2卷传世。 该宅亦称靖海侯府,位于龙湖镇衙口村施氏大宗祠西侧,康熙二十六年(1687)建,坐北向南,为三落五开间带双护厝硬山式建筑,穿...
查看详情 -
施琅宅、祠、墓(三)施琅墓
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右都督,封靖海将军、靖海侯,率军平台统一祖国。卒后赠太子少傅。著有《平南实录》4卷,《靖海纪事》2卷传世。 位于惠安县黄塘镇与洛江区河市镇交界的虎窟坡地上。系施琅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茔。墓碑中刻“皇清光禄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将军襄壮...
查看详情 -
清净寺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中段。又名“圣友寺”,或音译为“艾苏哈卜大寺”,俗称清净寺,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即回历400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伊斯兰教寺之一。主体建筑有门楼、奉天坛、明善堂三部份。门楼通高12.3米,基宽6.6米,全用加工平整的花岗岩石和辉绿岩石砌成,整体由...
查看详情 -
安平桥
俗称五里桥,位于晋江市安海镇与南安市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是我国著名的古长桥。安平桥处于宋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安海港,扼晋江、南安两县水陆交通的要冲。南宋初,随着泉州海外交通的繁荣发达,单靠舟渡已适应不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宋绍兴八年(1138),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郡守赵令衿继续建造,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