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忧居”到“安居”!泉州这样守护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安居梦”
来源: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09-30 10:11 阅读人数:1

  住房安全是民生之基,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压舱石”。2021年以来,泉州市住建局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省住建厅工作部署,聚焦农村六类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需求,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多维度监督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把民生工程做到群众心坎上,交出了一份“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暖心答卷。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低收入群体农村危房改造574户。围绕“一户都不能少”的目标,紧盯动态调整的低收入群体名单,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摸排与“回头看”,累计完成35万户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排查。

  “政府+社会”携手,让资金有保障 

  要圆“安居梦”,资金是关键。我市创新构建“政府帮扶+社会助力”双轮驱动模式,为农村危房改造注入“强心剂”,市级按每户每人6000元补助,最高不超过2.4万元,县级同步配套补助资金。2021年以来,市级已配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047.3万元。

  同时,积极撬动社会资源。市住建局联合市委统战部先后推出两批“同心安居工程”,发动企业、华侨、宗教界等社会力量,对口帮扶280户困难群众改造危房,每户帮扶4万元,累计帮扶1120万元。“政府搭台、社会唱戏”,让这份“同心圆”让安居之路更有温度。

  改造过程严把关,让危房改造有质量 

  泉州危房改造锚定“改得了更要改得好”目标,改造过程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在对象认定上,严格落实上级申报流程,县级组织技术人员入户核查住房安全,确保补助对象精准,杜绝“错享”“漏享”;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地基、主体结构等关键环节上门指导,同时依托安全监管子系统跟踪项目进度与工程节点,实现隐患上报、整改全程留痕,推动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为强化改造保障与规范管理,我市多举措夯实基础。一方面编印政策与安全常识资料入户宣传,每年开展农村工匠轮训,提升一线施工专业性;另一方面,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达农户且纳入“乡村振兴资金在线监管平台”,农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并同步录入全国危房改造管理系统,确保资金流向与改造过程全程可查、公开透明。

  多个维度强监督,让民生工程有实效 

  为确保政策落地、工作走实,我市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对发现进度滞后、问题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倒逼工作提质增效。市住建局联合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技术人员成立督查组,采取“随机抽查、入户检查”方式,随机抽取乡镇、村,侧重督查六类重点对象。同时,联合市级媒体入户访谈报道,让群众了解政策、监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升民生工程知晓度与满意度。

  严实作风严控风险,让廉洁底线不松动 

  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同时,始终绷紧作风建设之弦,防范廉政风险。针对危改补助金领取对象及其直系亲属,运用大数据核查“领取资格、是否重复领补、是否违规经商办企”等内容,实地核实发现的异常问题,确保资金发放公正合规。各县(市、区)通过政府官网、公众号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广泛收集违法违规线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在阳光下推进。

  从“忧居”到“安居”,变化的是住房条件,不变的是住建人守护民生的初心。未来,泉州将继续织密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网,让更多低收入群体在“住有所居”中感受幸福温度,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居根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