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棒”薪火相传 泉州“金秋助学”25年筑梦不息
来源:泉州晚报 2025-07-30 17:28 阅读人数:1

  “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2000年5月,泉州市总工会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在侨乡大地播下了“金秋助学”的种子。二十五年风雨兼程,这粒种子已茁壮为参天大树,其亭亭如盖的枝叶荫蔽万千学子,馥郁芬芳的爱心之花温暖了海丝泉州这座文明之城、世遗之城。

  爱的汇聚——涓涓细流汇成无疆大爱

  有了工会的有力倡导,爱的力量就不孤单,社会各界力量持续不断地涌入,为助学活动注入更多新动能。

  万龙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自2004年起参与助学,累计捐款超200万元,结对帮扶400余人次。更可贵的是,受其资助的职工子女沈菁,利用暑假期间加入公司工会的职工子女暑托班,以专业所长回馈更多职工子女——受助与助人之间,爱心完成了一次温暖循环。

  泉州实验小学全体教职工自2018年始,累计捐资近10万元,历任校领导带头,近百名教师纷纷加入爱心接力队伍,将助学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血脉。石狮市阳光太太志愿者协会精准对接新业态、环卫等困难职工子女,捐赠逾50万元。泉州贤銮福利基金会十六载如一日,每年捐助3万元,涓滴成河已达53万元。

  市总工会创新倡导的“一日捐”“首月捐”,使爱心人人可为。干部职工捐出一天工资,受助学子捐出首月工资,甚至学习积分亦可转化为助学资金。朋友带朋友、家人带家人、父母带孩子……全社会爱心如百川归海,共同托举起金秋助学的大爱航船。

  爱的传递者——受助学子转身成薪火接力人

  金秋助学不单是经济支持,更是在年轻心灵中深植感恩与责任的沃土。当年被爱心托举的学子们,就业后纷纷转身成为新的“点灯人”。爱心人士小王曾是结对帮扶的受助对象之一,工作后接过“爱心接力棒”,从去年开始,每年捐资5000元,为学弟学妹们铺就求学坦途。现在泉州某医院上班的陈女士,从高中到大一在金秋助学支持下度过难关,如今已工作多年的她,不仅连续六年每年捐赠3000元,更在2020年疫情危急时刻冲锋一线,将当年获得的关爱化作守护社会的坚实力量。

  爱的回馈有时甚至超越物质能力的考量。欧阳女士将就业后首月工资捐出时,其家里也急需用钱,工会干部曾劝她暂缓,她却坚持:“这是心意,感谢四年相助,我定尽力播撒爱心。”同样心怀感恩的郭女士,求学时受晋江施先生资助完成学业,如今在广东工作的她,即便组建家庭后经济压力增大,依然连续五年坚持捐出5000元,“待压力缓解,爱心传递定将继续。”这份朴素而坚韧的承诺,正是金秋助学最动人的生命力。

  爱心之花闪耀——一座城的文明底色

  二十五载坚守,硕果累累。25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助学资金7000多万元;参加爱心捐款的单位、社会爱心人士3500个(次);截至目前,已帮助2万余人次困难学子圆大学梦,其中结对帮扶4500余人(次);近8000名受助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之中,无数人正悄然成为新的爱心火种。

  这组沉甸甸的数字,是社会各界无私奉献的结晶,更是受助学子感恩反哺的见证。泉州工会“金秋助学”,早已超越单纯的教育帮扶,升华为侨乡泉州深入骨髓的文明基因与最闪耀的城市底色。当爱的接力棒在一代代泉州人手中传递,这座“以爱筑城”的侨乡,其爱心助学之火必将生生不息,照亮更多学子梦想启航的征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