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委书记、总河长张毅恭,市长、总河长蔡战胜联合签发2025年泉州市第 1 号河长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泉州市幸福河湖建设的实施方案(2025-2030 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级河湖长、各相关单位发挥河湖长制优势,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治理,全面开展幸福河湖示范建设,加快打造 “安全、健康、生态、文化、发展” 的高品质河湖。
一、总体目标
《方案》设立了总体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优势,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和岸线保护,治水之害、用水之利、彰水之美。按照“以点示范、串点成线、全面铺开”的思路,全面开展幸福河湖示范建设,加快打造“安全、健康、生态、文化、发展”的幸福河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方案》要求:到2030年,泉州市幸福河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河湖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全市至少建成20条(30段)以上幸福河湖。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推动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让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以流域为单元,以河湖水系为脉络,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合理布局河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强化与文旅、农业、体育、交通等行业融合,助力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
4.以评促建,示范带动。充分应用幸福河湖评价结果,扬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定期报送上推一批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推动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5.党政主导,多元共治。强化党政主导,发挥党建在河湖长制中的引领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任务
《方案》明确了五项主要任务:(一)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幸福河湖安稳脉搏。筑牢河湖安全屏障,强化水域岸线管控;(二)构建健康体系,涵养幸福河湖美丽源泉。优化水资源节约配置,构建河湖缓冲带;(三)优化生态格局,维护幸福河湖和谐稳定。深化河湖保护治理,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四)推动协同发展,实现幸福河湖人水和谐。推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样板;(五)强化文化赋能,绘就幸福河湖人文长卷。挖掘河湖文化资源,延伸河湖文化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在幸福河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完善党政主导、河长牵头、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幸福河湖建设取得实效。同时,根据幸福河湖建设名录,组织编制针对性的河流、湖泊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思路、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建设措施和资金安排等。
二是强化支撑保障。坚持幸福河湖建设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中,支撑幸福河湖建设走深走实。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幸福河湖长效运行管护机制;优先支持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河湖智慧化管护,打造特色幸福河湖建设品牌;深化“河湖长+公检法司”机制,健全部门联动监管、跨界河湖共保联治、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处置等机制。
四是促进多维融合。构建广覆盖、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及时解读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举措和政策,广泛展示幸福河湖建设的显著成效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生动场景,讲好幸福河湖故事。充分发挥幸福河湖促进会智库、桥梁作用。积极培育“老兵河长”、“政协委员河长”等民间河湖长,畅通公众监督渠道,营造全社会爱河护河的浓厚氛围,凝聚幸福河湖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