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市是如何不断深化“1+3”系列专项行动,以高质量项目组织实施,保持投资稳步增长,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吗?
来源:泉州市发改委 2025-06-30 16:22 阅读人数:1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工作在稳增长、调结构、育动能、惠民生、防风险等多个方面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说项目投资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后劲。

  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在全国27座万亿城市中增速是最高的。这个增速的背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在于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22—2024年三年分别达到10.3%、11.5%、7%,2022、2023年是全省第一,2024是全省第二,三年下来平均增速达到9.6%,由此看我们的后劲还是比较足的,2025年一季度固投仍然保持全省第一。

  那为什么这几年泉州的项目投资能实现如此的高速增长?我想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接续实施“抓项目、促发展”1+3系列专项行动,“1”就是项目发展的一个系列行动,“3”就是“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抓城建、提品质”“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三个专项行动。近几年,我们总体上坚持系统思维,“干一年、看三年、盯五年”。他是一个系统,以“1+3”专项行动中的“1”来举例,项目发展系列年它遵循的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个规律,我们每年会定一个主题,依次开展“项目攻坚年”“项目奋战年”“项目创优年”“项目提效年”,这其实是一个逐年递进、提升的过程。

  ①2022年开展“项目攻坚年”破难点,这一年是“十四五”的初期,主要是集中力量突破用地报批、征迁、重大项目前期慢等难点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比如我们今年的一些在建项目,如中心市区三大跨江通道、两大抽蓄,比如金屿大桥、百崎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就是在这一年取得突破,才能在一两年后实现开工。所以这是一个打基础的一年。

  ②2023年开展“项目奋战年”造氛围,这一年是在上一年度突破一批项目前期的基础上,很多项目进入建设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还是开展“预备转在建,落地大比拼”“攻前期、快审批、促落地”等活动,在“十四五”的中期把项目建设氛围造浓,比如在这一年,全市在用建筑起重机械总数(施工电梯、塔吊)超过了1200台,占全省比重超过了四分之一,全市特别是中心市区建设,有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的景象。这一年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2024年开展“项目创优年”提品质,经过两年的攻坚前期、奋战开工,到了这一年一些先行项目进入落地投产阶段,所以我们这一年的主题是创优,既比进度、比投资、比形象,对于建成的项目重产出、重效益、重品质,确保出优质项目、精品项目、安全项目。这也是契合我市“十四五”提出的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品质泉州中的品质,包括我们现在1+3中的抓城建提品质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④2025年,也就是今年我们正接续开展“项目提效年”活动,这是在项目建设大范围铺开后,我们直面资金、市场等新形势、新问题,强化政治引领、系统思维、经营理念、专业精神、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管理效能、产出效益。2025年第一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增速并列全省第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