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格局深刻调整、就业形态加速演变的当下,如何在筑牢基金安全防线的同时,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成为失业保险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命题,也考验着每一位社保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近日,泉州市本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严格数据比对和跨省跨部门协作,妥善处理了一起领金人员疑似违规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案件,既确保了基金安全,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展现了政策执行的严谨与温度。
数据比对现异常
严格核查寻真相
2024年,泉州市本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在开展日常数据比对分析工作中发现一条异常信息:2023年1月,领金人员李某在我市依规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待遇,经核定,其待遇享受期限为2023年1月至10月。但在全国比对系统的回流数据中显示,领金人员李某疑似于2022年11月在省外A公司参加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视为已就业,不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需追回已发放资金。
面对这一异常数据,经办机构迅速启动核查程序。工作人员首先调取了李某的失业保险申领档案和社保参保记录,进行严格比对。初步结果显示,李某存在疑似就业仍领金的违规行为。经办人员秉持“数据精准、核查到位”的原则,进一步展开深入调查。
跨省跨部门协作
还原事实真相
在调查过程中,李某向经办机构反映,其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正处于缓刑考验期,从未离开户籍所在地,更不可能在省外就业。这一情况引起了经办人员的高度重视。
失业保险经办人员通过电话方式向领金人员李某了解身份信息被冒用情况
为确保核查结果的准确性,泉州市本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迅速启动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司法部门联动,通过李某提供的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等材料,以及同李某户籍所在地社区矫正部门取得联系,核实其服刑期间的活动记录,确认李某在缓刑期间确无外出记录,排除了其异地就业的可能性。开展跨省社保核查,主动发函至A公司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核查李某的参保情况。经调查核实,A公司在未与李某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违规为其参保,导致系统数据异常。
失业保险稽核人员通过稽核考核系统向省外社保经办机构上传协查材料
通过多方协作和细致核查,经办机构最终确认李某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不存在骗保行为。
严格政策落实
彰显执法温度
在查明真相后,泉州市本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迅速作出决策。维护合法权益,明确已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符合发放要求,保障了李某的正当权益。督促整改,协调省外社保经办机构依法开展处置工作,督促A公司清退相关参保记录,避免对李某再就业造成影响。政策宣导,向企业和公众普及失业保险政策,强调依法参保的重要性,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这一案例的处理,既体现了经办机构对政策底线的严格坚守,又展现了其“执法有温度”的服务理念。经办人员没有因系统比对的问题而简单“一刀切”,而是通过深入调查和人性化服务,还原了事实真相,维护了公平正义。
数据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
从一条冰冷的异常数据,到一场温情的权益守护,李某案例是失业保险经办领域“数据赋能”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的典型实践,更是失业保险经办队伍专业素养与服务理念的生动写照,凸显了“有温度执行”的重要性。它让我们看到,在数字化时代,唯有将技术手段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执行力筑牢防线,才能真正守护好群众的“救命钱”与“幸福感”。下一步,我市社保工作在保障基金安全的同时,也将继续传递温暖与关怀,切实维护好每一位群众的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