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一核算反馈
2024年
泉州全市地区
生产总值13094.87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6.5%
增速居
全国27个GDP超万亿城市之首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67亿元,增长4.0%,增速居万亿城市第2位;第二产业增加值6774.89亿元,增长6.9%,增速居万亿城市第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6056.32亿元,增长6.1%,增速居万亿城市第3位,占GDP比重达46.2%,创历史新高。
安溪在茶产业发展上的持续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处处彰显活力与生机。(陈小阳 摄)
农业生产稳产保供。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7.38亿元,比上年增长4.0%。
企业数字化车间(资料图片)
工人们在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上忙碌(资料图片)
工业能效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全年全市九大千亿级产业中,八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我市持续深化产业创新政策,新质动能加快培育,全年全市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9%,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0%,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2.3个百分点。民企信心有效提振,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6%,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8个百分点。
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项目: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地(林劲峰 摄)
三产规模不断拓增。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1%,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42.0%。文旅热潮绵延涌动,全市旅游总人数10109.75万人次,首次突破亿人次大关,比上年增长16.8%,游客旅游总花费1211.40亿元,增长20.8%;铁路旅客运输量增长20.0%,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31.5%,水路客运量增长3.49倍;住宿业销售额增长14.6%,餐饮业销售额增长12.7%。
正月的泉州古城热闹非凡,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畅游其中,感受泉州深厚的历史人文魅力。图为西街人如潮涌。(陈起拓 摄)
蛇年正月初二,丰泽蟳埔,游客在码头拍摄簪花美照。(陈起拓 摄)
投资动力有效提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7.0%。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0%,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达98.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7.2%,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20.6%,分别高于全市投资增幅20.2个和13.6个百分点。
文创产品成春节“新宠”,国潮元素点燃消费热情。(资料图片)
居民消费全面回暖。在焕新政策的有力拉动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8.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0%。限上家具类零售额增长26.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2.3%,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3.4%。
外贸船舶从泉州湾口岸走马埭作业区首航 (韩沅洧 摄)
外贸规模再创新高。全市进出口总额2715亿元,比上年增长4.5%,进出口规模创2001年“入世”以来新高。其中,出口1988亿元,增长5.4%;进口727亿元,增长1.8%。
8万多吨的集装箱货轮从泉州石湖港区起航前往东南亚地区(黄忠族 摄)
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2.80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8%,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约62亿元,兑现惠企资金超40亿元。全年全市民生领域支出668.0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9.2%。信贷需求加快释放,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264.74亿元,增长5.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