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全市率先!成功打造“泉州样板”!
来源:泉州市水利局、德化县政府办、泉州政务 2024-09-12 09:03 阅读人数:1

  

  近年来,我市围绕水库移民“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全省率先开展移民后扶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总结全市11个县(市、区)635个自然村(组)的移民工作以及7个省级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超前谋划推动库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德化水口库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试点,在全市率先搭建库区数字化运营及信息化平台——“五福水口”,依托数字化平台实施后扶项目动态监管新模式,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打造了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的“泉州样板”。

  聚焦智慧文旅在提升新质生产力上“做示范” 

  一是建立智慧管理系统。辖区石牛山景区建立智慧管理体系,确保整个景区“看得见、联得上、呼得应、调得动”。石牛山地质博物馆通过打造4D影院系统,让游客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亲身感受石牛山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共福建省委(坂里)旧址设置坂里抗战人物春秋双屏互动视频、抗战瓷270度幻影成像等,用科技美学讲好革命故事。

  二是健全智慧服务体系。依托“五福水口”信息化平台等载体,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全程个性化服务,搭建涵盖景点介绍、线路推介、美食推荐、住宿预订等一站式优质服务架构。自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累计访问量达4万多次,服务游客数量逾10万人次,极大地优化和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党建文创·星火基地推出自助扫码语音讲解服务,实现“码上”聆听红色故事,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三是实施智慧营销策略。“五福水口”平台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地域来源的游客,精准推送契合其兴趣偏好和需求特点的旅游产品与活动,显著提升营销效果和游客满意度。石牛山景区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平台、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及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等,打造融媒体矩阵,加大景区品牌营销力度。邀请房琪、厦门阿波等知名旅游博主打卡石牛山景区,借助其极高的粉丝基数和强大的社交网络传播能力,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知名度。

  聚焦电商兴农在发展数字经济上“走在前” 

  一是对产业发展进行科学预判。“五福水口”信息化平台对库区内的产业进行梳理,结合现有经营状况和统计数字,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精细分析,研判不同业态发展走势,向各业态经营者提供产业、产品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和参考建议,引导经营者、种植业者及时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了库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库区产业、产品的经济效益,保障了库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搭建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充分发挥“五福水口”平台优势,为德化县东部5镇34家餐饮、民宿、农特产品商户成功搭建线上销售渠道,引流近2万人,促进部分农家乐、农民小作坊快速提升知名度,消费者返购率达26%,促进当地餐饮、民宿、农特产品商家增加创收,数字乡村赋能农业效果凸显。

  三是打造农产品线下配套平台。在石牛山景区商业街打造农特产品体验店,配置乡村运营师,贴心服务和特色产品讲解,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独特魅力,带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拓宽了市场覆盖范围,提升了周边乡镇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库区农特产品的销量节节攀升,村集体经济增收成效显著。

  聚焦数据应用在拓展应用场景上“见成效” 

  一是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构建“阳光信访”系统,通过线上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提意见建议、反映诉求,平台通过对镇域内民众问题反馈、问题处理情况等数据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及时准确地洞察群众的迫切需求和殷切期望,精准回应诉求,并视情况开展帮代办服务,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而有的放矢地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今年以来,本地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25%,公共服务满意度较去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

  二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依托“五福水口”平台的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对镇域内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预警,在紧急状况出现时,迅速高效地启动应急预案,实现智慧调度,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已多次成功应对强降雨和台风天气,提前转移安置群众500余人次,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水口镇在防台风“格美”期间,1起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三是促进村务科学决策。把基层党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网格化治理搬上小程序,拓宽库区党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渠道,用积分制形式激励村民参与各类民主评议、环境美化、河湖管护等活动,提高村务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利用数据的全面统计分析和清晰直观的报表展示,“五福水口”平台为镇区的各项决策提供了精准可靠的依据,显著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