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溪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力抓重点、攻难点、通堵点,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截至2024年8月底,全县完成耕地恢复1.9709万亩(其中2024年以来新增耕地恢复1.0238万亩),全力推进耕地恢复工作落实。
高位统筹,织密“责任网”
组织成立县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由县主要领导挂帅亲征,一体化运作、扁平化调度,统筹推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成立耕地恢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合力推进耕地恢复工作;今年来,拨付耕地补助资金2800余万元,保障耕地恢复项目顺利进行。
摸清家底,夯实“硬基础”
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全县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布等情况,逐一标出图斑、落到地块,及时完善信息、上图入库,形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组织提取三调标注“即可恢复”“工程恢复”图斑地块,扣除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禁止恢复地块,画好安溪县耕地恢复基础底图,确保家底清、情况明。
常态长效,拉紧“高压线”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与各乡镇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拧紧责任链条;印发耕地恢复工作实施方案,将耕地恢复任务分解下达各乡镇;执行耕地恢复进度通报调度机制,通过日进度晾晒比拼,形成各乡镇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工作进一步提速提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县政府督查室、县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进驻后进乡镇开展专项督导,推动各乡镇按时序要求落实耕地恢复任务。
创新宣传,拓宽“覆盖面”
结合“闽南四句”特色民俗文化,创作耕地保护“唸四句”,依托抖音、公众号、LED广告等媒介,以及农民讲师团等载体,全方位、全覆盖叫响耕地保护“最强音”,推动耕地保护深入人心;设计“安溪资源小哥”ip形象,融入耕地保护、卫片执法等主题元素,上线16个微信表情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提升耕地保护宣传工作效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