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率先探索!我市四部门联合印发华侨金融行动方案
来源:泉州金融监管分局、泉州市委金融办 2024-08-01 15:12 阅读人数: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市“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提供金融支撑,近日,泉州金融监管分局、市委金融办、市侨办、市侨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泉州市“同心聚侨 金融赋能”专项行动方案》,聚焦提升华侨金融服务能力、活力、效力三大任务,率先探索涉侨金融统计口径和监测制度,提出建立“六专”服务机制、华侨金融助理制度、侨企信息共享、开展走访慰问“暖侨”活动等13条具体举措,强化金融对我市特色资源、优势领域发展的支撑。  

  建立长效机制

  增强华侨金融服务能力

  (一)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制定明确的华侨金融经营发展战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专业化服务体制机制,单列信贷规模,合理倾斜资源,务实、高效推进华侨金融服务工作。

  (二)成立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设立华侨金融专门部门,打造特色支行、特色网点,开辟绿色服务通道等,配备专业团队,为侨胞侨企就近提供专业化贴身金融服务。

  (三)执行专项考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将华侨金融服务情况纳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完善贷款尽职免责制度,激发服务侨胞侨企的内生动力。

  优化产品服务

  激发华侨金融服务活力

  (一)强化产品创新和服务流程优化。将优化华侨金融服务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机结合起来,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发挥集团境内外分支机构联动作用,依托科技赋能优化业务流程,满足侨胞侨企跨境资金收付与结售汇、跨境融资、资金增值、保险保障等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二)提升华侨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跨境汇款业务手续费和电讯费、结售汇价格、融资利率等优惠,加大无还本续贷支持。保险机构优化承保理赔条件,简化理赔手续,合理降低保险费率。

  (三)加大个人侨汇结汇办理力度。银行业机构积极引导侨胞用好“刺桐侨汇”服务平台,建立“专人引导、专柜负责、专员操作”的三专制度,畅通侨汇结汇便利化通道,鼓励和帮助华侨华人回国创业。

  (四)支持侨企扩大出口规模。支持侨资企业扩大出口,强化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作用,加大信贷、汇率避险等服务力度,深化银保合作,用好中长期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和“卖方信贷保险”等政策性产品。

  (五)争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配合我市争取QFLP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并做好后续试点落地相关工作,充分运用QFLP产品,为侨商侨企提供高效的资金跨境服务,推动侨商回泉投资便利化。

  (六)提供多元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境内外机构资源,联合集团境外分支机构成立专业团队,协助侨资企业在境内外市场发行债券,提高侨资企业融资能力。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功能,大力推广“见贷即保”的批量担保业务合作模式,提升“银担”合作效率。

  强化协调联动

  提升华侨金融服务效力

  (一)建立常态化走访对接机制。市侨办、市侨联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定期向泉州金融监管分局共享侨资企业名单,由泉州金融监管分局组织向银行保险机构分发。银行业协会和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华侨金融助理”制度,力争每家侨资背景企业均有一名银行或保险机构金融助理对接服务,“一企一策”建立走访台账,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二)加强侨务信用信息共享。各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对接各级侨务工作部门,用好“金服云”“信易贷”等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精准分析侨胞侨企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信用贷款投放效率。

  (三)积极开展金融“暖侨”活动。各银行保险机构积极举办联谊暨招商推介会、归侨生日会、义剪等活动,加强对侨胞侨企的关心关怀。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整体授信等方式,不断深化与侨商会、华侨社区、新侨创新创业基地等合作。

  (四)提升华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各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机制,帮助侨胞侨企提升金融素养,优化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保障侨胞侨企合法金融消费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