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市级高层次人才增长23%!打造菁英荟萃之城
来源:泉港区政府办、泉港区委人才办 2024-07-17 15:34 阅读人数:1

  近日,泉港区举行“才荟港城 博创未来”港才回归行动,78名博士、专家教授、企业高管等高层次人才从海内外赶来参与盛会,共同体验泉港之美、泉港之变、泉港之进。这标志着泉港区开启了引才、储才、育才、用才、评才、奖才等一体贯通、协调运作的人才工作新模式,也是该区持续深耕人才“港湾计划”,致力打造“人才涌泉 智潮进港”引才IP的又一创新举措。今年以来,泉港区新增市级高层次人才191人、增长23%,其中一到五层次105人,六七层次86人。  

 

  新磁场:“人才银行”引智归 

  泉港区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自古以来崇文重教,人文荟萃,耕读文化浓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泉港籍在外博士有349名,在泉港服务的博士有67名,合计416名。

  本次活动,泉港区推出“人才银行”计划,创新打造集成式、智能化、便捷型于一体的人才集聚平台,实行人才库、政策库、需求库“三库贯通、一体运作”机制。“人才库”收录入库人才信息及最新科技成果;“政策库”收录涵盖医疗、住房、交通等领域现行省、市惠才惠企政策;“需求库”收录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依托AI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模型,实现人才、政策、项目精准对接、智能适配。“人才银行”运用储值管理方式,人才可凭储值在泉港支取“福利”。

  新引擎:“科技副总”激能量 

  今年以来,泉港区新出台《泉港区企业“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实施细则》《泉港区“客座专家”柔性引才实施办法》等招才引智政策,围绕人才关心的岗位选择、发展支持、成长路径、作用发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务实高效的支持举措。其中,“科技副总”是指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高层次科技人才到企业任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研发副总等职务,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更好为企业、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科技副总”进企业

  截至目前,该区共有10名博士担任“科技副总”,采取“技术顾问、技能培训、项目对接、科研攻关、人才招引”等方式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作、帮助解决现有难题,已累计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200多次,推动大院大所服务企业15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项;推动签约校地企合作项目11个,总投资63.77亿元。其中,“科技副总”闫龙飞带队研发的“非贵金属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异龙脑异构化高效合成龙脑”项目被评为泉州市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科技资助经费30万元。

  新潜能:“产才融合”促发展 

  近年来,泉港区对标泉州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深化推进产才融合方面打出系列组合拳,相继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福建学习中心、福州大学石化学院、泉港石化园区三方跨域合作平台,并借力“一室两院四中心”和龙头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订单式、委培式等方式,累计为企业发展储备产业人才812人,实现产业人才数量不断提升、产业规划不断跨越、城市发展不断升级。

  清源创新实验室

  其中,清源创新实验室作为全省首批建设的4家省级创新实验室之一,已成功突破瓶颈技术9个,储备前沿技术13个,成为泉港、泉州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能引擎。在产学研合作上,实验室与超过40家企业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共建联合研发中心25个,布局建设中试基地4个,承接中试及产业化项目5项,培育孵化企业10家,10余项创新成果用于省内外企业,新增产值约17.2亿元。在产才融合上,实验室通过“双聘双跨”“顾问合同”“室企合作”等方式,推动高校人才资源与泉港产业合作对接、互促双赢,已柔性引进由院士、国家级人才领衔的科研团队及项目组25个,优秀科研人才190人。

  清源创新实验室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