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安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石化行业,2023年实现产值1228.4亿元,2024年一季度实现产值303.7亿元,入选全省县域重点产业白皮书典型案例。泉惠石化工业园区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20强,在工信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全国唯二),荣膺全省首家全国绿色化工园区,成功承办全国化工园区论坛。
点上发力
聚焦“三大优势”做大绿色龙头
一是规模优势。全力服务保障中化泉州公司总投资300亿元的二套乙烯项目,力争项目建成后成为全省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拉动全县石化产业实现跃升,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二是技术优势。引导推动中化企业实施30余项节能技改,年节约能耗14万吨标准煤,炼油能耗水平位居全国第3、乙烯能耗水平位居全国第2,获评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家级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三是口岸优势。依托斗尾港30万吨码头的资源禀赋,打造大进、大出、大储的专业型化工口岸,推动外走马埭、港能等9个泊位正式对外开放,新增进出口能力630万吨、总量达5300万吨。
线上突破
锚定“三个方向”构筑绿色链条
一是就地转化方向。围绕乙烯、丙烯、碳四等10条产品链,先后引进博纯电子材料、香江石化等30个、总投资超300亿元的中下游项目,实现化工原料就地转化。二是跨域联动方向。举办产能对接会,靶向对接鞋服、纸制品等全市范围内的优势行业。比如,引导HDPE直供南安薄膜产业,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直供本地美可、雀氏等卫生用品知名品牌;协调EVA原料直供晋江、南安等地鞋企,实现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一双鞋。三是培育新兴方向。抢占新能源赛道,石大胜华一期12万吨/年碳酸乙烯酯、1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项目落地投产,并成功纳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供应链;试水生物科技赛道,成功引进总部位于法国的蓝星安迪苏固体蛋氨酸重大合资项目,打通与中粮等头部饲料生产商合作渠道,预计年产值52亿元。
面上巩固
降低“三个成本”打造绿色园区
一是用地降本。以泉惠石化园区为试点,率先出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由政府优先回购闲置低效地块,统筹资源、二次招商,已收回低效闲置用地2宗、265亩。同时,全力推动回填工程,储备9500亩净地空间,利用一套乙烯预留用地先后招引落地饱和液化气分离、炭黑等18个项目,总投资272亿元。二是经营降本。推动水电气热集中供应,供水能力达25万吨/日,并建设应急备用水库、总库容200万立方米;推动总投资125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复工投建、建成后变电容量将突破120万千伏安。提升污水、固废、危废集中处置能力,建有1个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1个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和3个污水处理厂。三是科技降本。建成石化行业专家工作站,建设“省级清源创新工作室”、中小试研究基地,加速转化落地加氢裂化催化剂等技术创新成果。同时,积极对接中化科技,落地中化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实现大院大所零的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