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2023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统筹推进“昆仑”“闽剑”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打各类经济犯罪,精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警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4月,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322起,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22起、数据协同作战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76名,挽回经济损失近10亿元。
泉州“警企联络站‘零距离’服务”入选全国公安经侦部门“护企优商”十大典型事例;晋江“成立民营企业诚正守护协会,打造‘晋江经验’样板”和南安“立足中国水暖城市场,创新多维举措推动公安护企安商”两个案例入选全省公安机关护企安商“亲清八闽”为企服务优秀实践案例。
做实“市县主战”
全域严打各类经济犯罪
健全完善市县一体、警种合成、“云端”打击等模式机制,纵深开展“歼击”“闽剑”等系列行动,始终保持严打经济犯罪态势攻势。
01快速打击涉企犯罪
始终保持对涉企犯罪“零容忍”,特别是对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企业内部职务犯罪,在快侦快破的同时,全力追赃挽损。去年以来,共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550起,其中破获企业员工职务犯罪案件17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6名,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破案数、抓获数分别比升8.5%和18%。
02“云端”打击金融犯罪
依托“云端”打击主战模式,对非法集资、非法套现、制售假币和跨境跨省买卖银行卡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实施全链条、穿透式打击,有力维护金融安全。去年以来,共破获各类金融犯罪案件9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9名,成功发起金融领域集群战役9起、数据协同作战25起。
03合力打击涉税犯罪
完善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机制,合力打击化工、建材、医药、农产品、鞋服、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虚开骗税犯罪,坚决维护国家税收秩序和税收安全。去年以来,共破获涉税犯罪案件10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名,成功发起涉税领域专项治理10起、数据协同办案6起。
做细主动警务
全程防范突出风险隐患
坚持主动防控、主动预警、主动治理,全面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01主动防控经济金融风险
建立全市公安机关防控经济金融风险定期调度督查制度,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金融监管局、市住建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情报会商、预警提示、联动处置等机制,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生态分析研判,努力做到情况早掌握、风险早防范、隐患早清除。去年以来,共开展专题会商调度17次,形成针对性分析报告5份。
02主动预警涉企风险隐患
动态分析企业员工职务犯罪的规律特点以及犯罪形势新变化,及时向企业、园区推送风险提示书、风险防范建议书和风险预警备案单“两书一单”,提高预警精准性、靶向性,去年以来共发布防范经济犯罪风险预警6条。指导企业开展法治宣讲,通过办案民警入企以案释法等方式,教育引导企业员工诚信守法,去年以来共举办法治讲座45场次。
03主动健全执法规范流程
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出台《涉企案件受立案工作规范》《依法协助企业解除非涉案资金冻结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规范,推进办案“标准化处置、全流程监督、闭环式管理”,有力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做优机制保障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落细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公安部推出的经侦部门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01优化常态沟通联系合作机制
健全与工商联常态沟通联系合作机制,聚焦民营企业关切,定期召开双方联席会、企业恳谈会,齐心协力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去年以来,共举办企业家座谈会15场次,征集预防企业职务犯罪、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意见建议45条,帮助解决32条。
02优化“六方快速维权”协作机制
持续优化落实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以及阿里巴巴公司的“六方快速维权”协作机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格局。今年1月,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相关规定,统一对跨区域制售假犯罪案件管辖权等认识,有效指导各地依法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03优化“驻企警务专员”服务机制
建立健全警企挂钩联系制度,持续推进“一站式”警企联络站和驻外省为企服务警务联络站建设,全面推行“驻企警务专员”等模式,全市共建成警企联络站24个,向77家本地重点民营企业派驻65名经侦民警,提供“一对一”“面对面”服务。今年2月,推动成立全省首个“民营企业诚正守护协会”,会员包括盼盼、安踏等38家企业,12家行业协会以及福建天衡联合(泉州)律师事务所等52个单位。
全市公安机关将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为牵引,统筹推进新时代公安经侦工作“三五”工程,在精准打击经济犯罪、精密防控金融风险、精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聚焦发力,推动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更好地为我市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大局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