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市本级及辖区所有县(市、区)均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拥有4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一、坚持全面覆盖,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出台实施《泉州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十三五”以来投入31.7亿元新改扩建各级中医院。建成以县办中医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中医馆及各类中医门诊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医疗机构达462家,县级中医院新建/扩建/改建用房达10.6万㎡(4家县中医院整体搬迁)。16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建成中医馆,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均设有中医类门诊。基层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5%村卫生所分别能提供6类、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二、坚持外引内联,做强市县中医院龙头
泉州市政府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设立“海丝中医药中心”“海丝健康管理研究院”“闽南康复医院”。市卫健系统坚持外引内联,不断做强市县中医院龙头。市中医院引进设立全市首个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市正骨医院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骨伤专科联盟;安溪县中医院嫁接福医大附属一院管理团队,引入陈立典教授康复团队;晋江市中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建立多专科联盟,建立李灿东等名医工作室。全市有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29个、国家级农村特色专科建设项目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7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9个、福建省名中医10名。依托三级中医医院,举办青年中医骨干研修班、基层好中医和各级适宜技术培训班,2022年以来开展250余场培训,受训1.8万人次。各地立足县域实际建设中医医联体,如晋江市、安溪县、德化县中医院牵头组建了具有与综合医院同等地位的县域医共体,实现县、镇、村服务统筹、统一管理。
三、坚持系统集成,强化中医药发展政策支持
创新中医药医保政策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推广:中医院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按降低一个等级标准执行,最低执行一级医院标准。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系列支持政策:设置特设岗位聘任急需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不受岗位总量等限制;建立绿色通道直接考核聘用引进副高以上人员;各地新招录卫技人员中基层中医药人员数不少于五分之一。
四、坚持互鉴合作,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
组织编写了《泉港本草》《泉州民间偏方选编》等著作。市正骨医院泉州正骨伤科与中医中药展馆创建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市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共12家。15个中医药项目入选国家或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个中医药项目入选泉州市非遗展示点(传习中心)。1991年以来已举办了14届的“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重点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