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强县域 “链”发展】惠安:年销售额超250亿!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
来源:惠安县政府办、惠安县工信商务局 2024-04-15 09:30 阅读人数:1

  惠安县校服产业萌芽于80年代,从“走供销”开始起步,经过40多年的持续发展,到目前已经形成了集服装面辅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校园服饰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惠安籍企业业务涵盖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带动就业人数近15万人,年销售额超25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校服产业链已成为惠安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01 

  以精准招商为引擎

  打造产业集群

  一是紧盯产业空间。布局中国(惠安)校服基地产业园、群盛世纪科技产业园2个校服专属园区,以园区标准化项目为示范带动,推进校服基地建设。群盛世纪科技产业园和校服基地产业园一期,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将建成,第四季度投产达效,可带动“出村入园”校服企业近百家,拉动产值超20亿元。

   

  中国校园服饰产业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鸟瞰图

  二是紧盯产能回归。引导在外惠籍校服企业家回乡创业,百裕集团回乡成立惠安公司、校园达人在惠成立分公司、广东顺茂兴实业、海丝新梦园盘活闲置厂房总部落户惠安,深圳伟奇教育盘活惠聪机械用地入驻我县。

  三是紧盯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中化龙头优势,全力推进隔墙工厂和中间原料加工企业招商,靶向引进下游产业,抓紧落地中化二套乙烯、同杰良聚乳酸等补链强链项目,加快贯通“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再到一件衣”的石油化工与纺织服装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

  

  新同兴—织造车间里工人们在仔细检查丝线

  02 

  以转型升级为动能

  赋能产业发展

  一是科技赋能。实施深化产融精准对接专项行动,推广“技改贷”“创新基金”等固定资产投资融资贴息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近年来我县校服企业累计投入超10亿元引进或更新生产设备。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匹克资源动态配置场景获评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生产计划优化等三个场景获评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惠安校服品牌展示秀

  二是创新赋能。推动校服行业创新载体建设,先后成立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全国校服面辅料新同兴研发中心、东华大学·海丝新梦园时尚校服研发中心等3家研发中心,新同兴针纺织和泉州师范学院共建生态学生服装面料研发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动科企联姻,校企合作,校服企业在国家级比赛和国际校服博览会中多次摘金夺银。

  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胚布生产车间

  三是品牌赋能。加强对企业商标申请、品牌创建和培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部分规模较大、市场份额占比较高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积极打造校服区域公共品牌,目前“惠安校服”集体商标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2023年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惠安分中心成立,打通服务校园服饰产业主体“最后一公里”。

  惠安校服优秀作品展示

  03 

  以服务帮扶为重点

  筑优产业生态

  一是彰显校服产业魅力。举办“中国校服高峰论坛”等重大全国性的行业会议,吸引全国各地校服主管部门近1000人到会参观指导。连续举办两届“我的最美校服”工业设计大赛,通过大赛宣传惠安校服、推介惠安校服,不断扩大惠安校服品牌知名度。

  校服品牌展示秀

  二是发挥校服协会引力。成立惠安县校园服饰装备行业协会,累计组织校服企业100多家次参加首届全国校服展览会、第三届福建省教育装备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助力校服企业拓展市场,扩大惠安县校服行业的影响力。

  惠安校服协会组团参加首届全国校服展览会

  三是提升政策直达效力。出台《惠安县加快校服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引导我县校服企业加快提质增效步伐,吸引县域外校服企业回归,助推我县校服产业发展,累计兑现校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314.57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