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今年首批!199个治理项目加快推进
来源:泉州市城管局、泉州通客户端 2024-03-17 09:40 阅读人数:1

  围绕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双提升,我市今年持续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和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营造优美宜居生活和生态环境。目前,包括上述建设项目在内的我市199个第一批城镇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及18个第一季度集中攻坚项目加快推进,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收集、泵站转输、调蓄池、中水回用“五大能力”,促进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已开工项目:多措并举推进 减少施工影响   

  地处老城区的二郎巷是古城北片区的低洼地带,每逢暴雨,来自广平仓、学府路、米仓巷、县后街等周边区域的雨水会迅速涌到二郎巷的截洪沟里,并溢到路面,出现内涝,给沿街居民、泉州师院附小师生及家长等群众造成困扰。

  为解决二郎巷的水涝和雨污混流问题,经科学论证后,泉州水务集团将在南俊路与二郎巷交叉口新建集水池和排涝泵站,对汇集到此的污水、雨水分别加压后,污水会排到邻近的东街市政污水管里,雨水会排到东门头的东环城河。现场负责人介绍,为尽量减少对交通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后,埋设泵站需开挖南俊路与二郎巷交叉口路面10米深,采用顶管技术连接该泵站和东街、东门头的雨污水管,对周边影响降低到最小,同时希望市民朋友给予理解和支持。

  在行道树如伞盖的圣茂路,湖心苑门前的路面下已完成一段70米长的污水管道和一个2.5米正方体预制截流井,泉州水务集团的施工团队正在拆除施工围挡、恢复此段路面。下一步,他们将邻近的路段进行围挡,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作业的形式,建设污水管道和检查井。据现场负责人介绍,经过对该道路市政污水管网排查,部分路段仅有合流排水管道,此次改造,将新建污水管道557米,并根据沿街小区、商家排污需求新建检查井59座,并在排污量大的几个居民小区门口新建截流井6座。“我们分段施工,做好道路交通组织,尽量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力争5月底结束工程。”现场负责人介绍。

  整体工作:提升“五大能力” 确保项目质效   

  市污水治理指挥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199个第一批城市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及18个第一季度集中攻坚项目,包括改造道路、老旧小区雨污合流管网,消除污水空白区、新(扩)建 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转输能力,增设中水再生利用基础设施等,推动“五大能力”提升。

  具体目标而言,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能力提升方面,统筹考虑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等需求,我市今年推进建设 27个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规模 82.9 万吨/日。

  在管网收集能力提升方面,今年全市建设污水管网 380 公里以上,其中中心市区建设 145 公里以上。

  在泵站转输能力提升方面,按照“厂、站、网”匹配的要求,今年我市新扩建污水提升泵站 7 座、新增转输能力 11.4 万吨/日,其中中心市区 4 座、新增污水转输能力 5 万吨/日。

  在调蓄能力提升方面, 我市将充分利用河道沿线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开敞区域地下空间建设调蓄池,缓解雨季因下游截流设施饱和而造成的溢流,推进 4 座调蓄池建设、规模5万吨/日以上。

  在中水回用能力提升方面,计划2024 年 9月底前完成宝洲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中心市区中水回用率将达到89.5%。

  目前,我市各地各有关部门正紧盯时间节点和关键环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实施项目,力促早完工、早见效。对已完工的项目,有序组织开展评估,发现问题即整即改,确保项目质量效益,优化改善水环境,提升城市宜居生活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