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泉州援疆:持续擦亮“文化润疆”品牌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2024-02-07 09:39 阅读人数:1

  第九批泉州援疆工作队入疆开展工作以来,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始终把“文化润疆”立于重要位置,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文化润疆”工作,深化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注重以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协调推动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福文化 润疆行”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展举办期间,主办方策划了新疆民族团结主题的展陈单元,其中专门创作的18件陶瓷作品,题材全部源自新疆,讲述着新疆历史杰出人物和全国先进典型的民族团结故事,让艺术展举办地昌吉的观众在倍感亲切的同时感受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有力推动了闽昌各民族群众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

  在牧民定居新区——庙尔沟乡和谐一村,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结合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特色,援助兴建了庙尔沟乡民族手工艺品基地,目前已入驻9家合作社。据统计,2011年至今,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倾力帮助这个在昌吉市北部戈壁滩上诞生的定居村,兴建幼儿园、手工艺品刺绣基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和谐一村迈入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行列。

  2023年7月,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精心策划组织的第一期“泉昌情 心连京 丝路缘”主题研学活动正式启动。90名中小学生进北京、游泉州,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中华历史的雄厚;2023年8月,组织昌吉市第一中学21名学生前往泉州南安进行研学,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结对交流,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拓展视野、坚定信念、增进认同。另外,根据青少年年龄段的特点,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将文化沁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精心打造了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建设“泉昌情·乡村少年宫”,组建足球、刺绣、石画等十余个兴趣班,800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有效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结合“文化润疆”工作实际需要,泉州分指挥部统筹多种资源,挖掘调动泉昌两地泉州专业文艺团体、昌吉市艺术团和基层文化队伍骨干等3支队伍,多维度开展文艺交流,让文化认同深植昌吉各族群众心田。与此同时,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还调动受援地文化队伍骨干和少数民族骨干力量组成“文化润疆先遣队”同向发力,在基层各类活动中动员、引导各族群众,推进“文化润疆”不断深入。据统计,2023年以来,参与到援疆“文化润疆”工作中的专业力量达到近千人,社会团体234支,这些力量发挥其专业性、引领性、创造性作用,夯实了“文化润疆”工作基础,提升了“文化润疆”层次,扩大了“文化润疆”效应。

  坐落在昌吉市北公园西侧的“泉州援疆·百姓书屋”在落日的余辉中灯火通明,作为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深化“文化润疆”的重点项目,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百姓的书房”,营造书香满城浓厚氛围,服务周边社区市民,倡导各族群众多读书、读好书。自2021年1月以来,昌吉市已建成8座百姓书屋,温馨舒适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悦”读,形成了市民15分钟共享阅读服务圈,20万人次的读者,借阅书籍近6万册次,流通图书18万册次,线上线下组织活动达800余场,参与人数达5.6万人次,该项目获评当地全民阅读活动“优秀服务案例”。

  “批批接力,久久为功。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对口支援工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调动多元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载体、传播现代文化理念,‘文化润疆’品牌愈擦愈亮。”昌吉市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指挥长蒋文强说,泉州“文化润疆”工作涵盖了思想引领、文艺交流、交流交融、传播推广、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阐释八大领域,力争将昌吉市这一州府城市建成文化引领示范区,不断繁荣和发展昌吉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的需求,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泉州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