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泉州开展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
来源:泉州市城管局 2023-05-28 10:11 阅读人数:1

  从2023年起

  每年5月第4周

  设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

  今年5月22日至28日

  是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

  宣传主题: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回信,充分肯定了垃圾分类志愿者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辛勤付出和工作成效,再次重申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对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发出了有力号召、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住建部将每年5月第4周设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今年的5月22日至28日为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

   

  近年来,泉州市持续加快垃圾分类推进步伐。目前全市已有40个街道(乡镇)、381个社区, 1423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约80万户(中心市区18个街道,182个社区,838个小区,约42万户),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1个省级示范区(鲤城区)、1个省级试点县(南安市、惠安县)、2个省级重点镇(晋江金井镇、南安向阳乡)、16个“党建+”邻里中心垃圾分类星级社区、42个市级示范小区。建成“十有”标准分类投放屋(亭)1230座,新建5座餐厨垃圾处理厂,累计餐厨处理能力达到449吨/日。

  我市于宣传周启动当日(5月23日)集体开放18座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包含10座科普场馆、4座主题公园、3座处置设施科普基地以及1座收集转运科普基地,组织市民参观学习。

  科普场馆

  01

  泉州市垃圾分类科普中心

   

  泉州市垃圾分类科普中心位于芳草园公园园区内,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馆内包括科普教育区、互动体验区和手作实践区三个功能区域,配备平面图文和实物样品展示、多媒体视频展播、VR体验区、垃圾分类竞答等多个功能分区,综合运用“学习+体验”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既是居民的科普活动场所,更是青少年环保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

  02

  洛江区垃圾分类科普宣教基地

   

  洛江区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位于大江盛世C区小区内,由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主要有科普宣传区、宣传活动汇集、手工作品展示、互动游戏区、智能可回收设备等,配备平面图文和实物样品展示、多媒体视频展播等功能分区,既是居民的科普活动场所,更是青少年环保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

  03

  丰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科普体验馆

   

  丰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科普体验馆位于丰泽新村内,占地面积16平方米,馆内包括科普教育区、互动体验区和手工品展览区三个功能区域,体验馆立足生活垃圾科普教育,以“认知+沉浸+体验”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居民树立环保意识。

  04

  泉港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

  泉港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位于泉港区第二实验幼儿园旁,占地面积约103平方米,馆内包括体验区和宣教区两个功能区域,配备室外精神堡垒、互动区、体感区、投影区等多个功能分区,可以现场体验互动交流和实践垃圾从“来处”到“去处”,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05

  石狮市龙马环卫垃圾分类宣教室

  石狮市龙马环卫垃圾分类宣教室位于石狮市龙马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宣传室内,面积约50余平米,设立垃圾分类科普展示,配备多媒体展播功能,可用于垃圾分类科普教学、展览学习等。

  06

  晋江市垃圾分类科普基地

  晋江市垃圾分类科普中心位于晋江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内,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分三层。馆内包括垃圾收集装桶、装车操作过程,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处理设备和中控系统等垃圾收集处理相关流程介绍。馆内分科普教育区、互动体验区和实践区三个功能区域,配备平面图文和实物样品展示、多媒体视频展播、VR体验区、垃圾分类竞答等多个功能分区,综合运用“学习+体验”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多项精彩的互动展项,结合不同的场景搭建,让参观者深度沉浸在场景中体验感知,用自己的方式思考答案,通过自行探索,一起为环境保护发声。

  07

  安溪县茶博汇社区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

  安溪县茶博汇社区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位于茶博汇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占地面积120平方米,馆内包括科普宣讲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多媒体视频展播、垃圾分类竞答等多个功能分区,综合运用“学习+体验”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既是居民的科普活动场所,更是青少年环保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

  08

  安溪县蓝湖社区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

  安溪县蓝湖社区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位于安溪县凤城镇锦城路97号蓝湖社区,总面积约150平方。基地分为一室三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展示区、手工拼装区、虚拟互动区,配备平面图文和实物样品展示。通过开展综合运用“学习+体验”和“数字+实物”的形式,让居民了解分类知识、掌握分类方法、树立分类意识。

  09

  永春县垃圾分类宣教基地

  岵山镇垃圾分类宣教基地是永春县首个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教馆,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位于茂霞村怡福堂,由垃圾分类介绍区、视频科普区、休息休闲区三个区域组成,是集互动性、视觉性为一体的垃圾分类科普馆。

  10

  泉州开发区垃圾分类宣教基地

  泉州开发区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位于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崇顺街1号内,用地面积约80平方米,馆内包括手工体验区、科普教育区以及艺术品展示区,配有塑料再造机、造纸机、手工皂制作材料及工具等,为小区、学校开展环保科普活动提供制作工具及场地。

  主题公园

  01

  芳草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芳草园位于鲤城区新门街,占地93亩,在原有基础上全面营造垃圾分类浓厚宣传氛围,让居民在公园内随处可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感受垃圾分类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02

  洛江区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洛江区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坐落于万虹路高速公路桥下洛江区第三实验小学旁,在原来占地约9000平方的“闽南童趣园”基础上融入垃圾分类元素,是洛江区首个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休闲公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以“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垃圾分类宣教方式,将垃圾分类融入到公园的景观和设施之中,让居民在休闲的时候能够学到垃圾分类的知识。

  03

  石狮市幸福街心垃圾分类口袋公园

  石狮市幸福街心口袋公园,面积300平方米,主要布置了四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宣传栏等,重点突出宣传生活垃圾四分类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垃圾后续的全链条处置流程,寓教于乐,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04

  惠安县梅山村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惠安县梅山村垃圾分类主题公园位于螺城镇梅山村村委会入口处,占地面积1086平方米,园内多数装饰景观材料取自废弃物品,如废旧长石条整合而成的座椅、废弃轮胎制作而成的猴子等装饰景观,并设有拍照打卡的四分类IP娃娃造型雕塑及垃圾分类科普宣传专栏,既是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更是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新阵地。

  处置设施科普基地

  01

  泉州圣元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基地

   

  泉州圣元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位于南安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基地占地2039.4平方米。总共分为4大版块,第一版块以“垃圾分类 全民行动”为主题,介绍垃圾分类如何分类以及分类之后的垃圾如何处理;第二版块围绕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厂建设历程等内容展开;第三版块为LED大屏播放区域,播放南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等短片信息;第四版块为实地观看餐厨垃圾如何资源化处理。

  02

  惠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惠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山霞镇垵固村,占地面积约120亩,日配置1200吨/日的垃圾焚烧生产线。焚烧发电厂内设有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长廊,以图片、实物等为参展物,全面展示垃圾产生和资源化利用过程,是市民环保科普教育基地。

  03

  惠安县牡蛎壳资源化利用中心

  惠安县牡蛎壳资源化利用中心位于辋川镇轻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35.5亩,分为生产车间、仓库、综合楼三个功能区域,项目首创保护性烘焙分段活化等创新科技工艺,充分提炼牡蛎壳潜在价值,将牡蛎壳固废垃圾转化为土壤调理剂及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剂,实现错位资源再利用,极大改善人居环境。

  收集转运科普基地

  01

  惠安县城北生活垃圾中转站

   

  惠安县城北生活垃圾中转站位于螺城镇城北工业区内,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站内包括卸料区、压缩区、中控室、科普墙绘区等功能区域,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水平直接压缩”工艺和消毒除臭设备,并配备智慧环卫监管平台,系统拥有智慧广播、数据分析、车辆视频定位监控等功能模块,实现人、车、量在线监控,实时调度,是集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及科普展示的“花园式”中转站。

   

  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我市各地结合宣传《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举办各类主题活动,以政策解读、入户入校宣讲、文艺晚会表演、知识竞答、趣味游戏、分类打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引导,提高居民知晓率、参与率以及垃圾分类意识,“让垃圾分成为新时尚”,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向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及政策

   

  群众参与垃圾分类趣味游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