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道228线泉州段,聆听“宋元海丝”的千年回响,一路以海相伴,潮阔路平。曾经,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海上客商,跟着刺桐港第一座灯塔——六胜塔的指引,走洛阳桥、过安平桥,沟联着海上交通航线;涛声激荡千年,如今,在这个福建省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平坦宽阔的国道228线为八闽之南的古老泉州铺就新发展图景。
国道228线台商投资区玉沙湾公园路段
项目名片
简介
国道228线泉州段全长223公里,在建待建路段43公里,规划设置服务区2处、观景台38处。泉州市以国道228线被列入全省重点打造滨海风景道为契机,主动将该路段融入滨海旅游发展大局,强化特色主题,丰富文化内涵,科学设置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房车营地等公益性服务设施,把滨海风景道打造成高品质的精品工程。
特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国道228线沿线串联起8处世界文化遗产点,见证了这座古代东方大港的风韵。沿线聚集了众多自然人文景观,融合闽南特色与海丝文化,呈现出“湾、港、城、虹、滩”5类自然人文风采。
价值
以“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为主题的国道228线滨海风景道泉州段作为“催化剂”,推动文旅产业加速向路域集聚,滨海旅游、文化旅游、“海丝”旅游不断融合发展,世遗文化、海丝文化持续激活弘扬,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助力打造世界海丝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洛阳桥
丝路海韵 视觉盛宴
碧空如洗、海风轻拂,南国的初春充满生机。国道228线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迎来了一处观海逐浪、春日打卡好去处,那就是海湾大道双山段景观工程——玉沙湾公园波浪形海堤。海堤设计为三维曲面异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游憩互动型防潮海堤。从高空俯瞰,1公里多长的白色海堤如海浪翻涌,横卧于玉沙湾公园沙滩上,连接着绿意葱葱的公园景观和大海。走在白色海堤上,恍如逐波踏浪身临其境,沉醉于海天一色。玉沙湾公园集自然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为东西走向带状城市绿地,全长3.6公里,是国道228线配套景观工程。除了玉沙湾公园,泉州惠安的崇武海岸线——全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像一条彩带串联起沿线乐荟港、八仙过海旅游度假区、月亮湾、龟山湾等多个美丽风光。紧邻海岸线,双向八车道气势如虹。沿着蜿蜒曼妙的海岸线继续行驶,半小时就来到了惠安县崇武古城。崇武古城系明朝为抵御倭寇而在万里海疆修筑的一座石头卫城,现仍保存完好,有“闽南八达岭”雄关之誉。在这里,你能看到与湄洲女、蟳埔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惠安女忙碌的身影。你还会遇见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的千年古桥——洛阳桥。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它与安平桥、顺济桥遗址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洛阳桥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时至今日,行走洛阳桥上,我们仍然会为这屹立千年的“超级工程”感到震撼,它凝聚着古泉州人的技艺与智慧,也印证着千年世界海洋商贸的辉煌历程,传承诉说着泉州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质。跟着古泉州(刺桐)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六胜塔指引,我们就进入了“山海城”石狮。石狮三面环海,68公里蜿蜒的海岸线散布着许多迷人的滨海景观资源。近年来,石狮发力做足“向海”文章,以国道228线滨海风景道为轴线,串联起沿岸美景,锦江外线、锦尚外线、红塔湾旅游公路、共富路疏港通道、永宁外线相继贯通,形成一条条经典的“山海城”全域旅游路线,让石狮城市空间实现了“显山露海”,一幅亮丽的滨海风光带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泉港山腰盐场
簪花围
分段设计 一段一景
为擦亮“东南海韵、魅力闽道”的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的滨海风景道,福建省面向全球公开招标高水平策划团队,全过程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重点对设计理念、交旅融合、建设质量等方面提供指导,完善高质量的沿线服务体系和景观体系。“一市一主题,市市有示范”,在以“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为主题的国道228线泉州段,各段以地域特有的景观元素、文化元素为主题,根据不同路段、不同主题、不同体验分段设计,着力突出地域特色。国道228线泉州台商投资区海灵大道至海江大道段全线18公里,沿路而行,能欣赏到四个不同的景观主题段落:“远山奇木”段全长约2.5公里,沿线以旱地、山地、海滩为主,种植花生、蔬菜及各种奇特树木景观;“缤纷乐活”段全长约6.5公里,主打休闲旅游主题,将多彩生活作为本段的核心元素,体现人文特色;“浸绿海丝”段全长约3公里,主要包括金融商务区,辐射海丝艺术公园,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的古情怀;“绿岛百崎”段全长约6公里,沿线主要经过百崎湖湿地公园,以湿地公园形式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整个路段实现了“一段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泉州台商投资区沿线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沿途风光旖旎。驱车从后渚大桥东桥头立交向着百崎回族乡驶来,双向八车道气势如虹,站在国道228线台商投资区段的白奇大桥上,环顾四周,前面是泉州湾洛阳江入海口湿地,对岸就是东海湾城市群,不远处是泉州湾跨海大桥的清晰轮廓,泉州城市之眼的百崎湖也尽收眼底,可谓“湿地滩涂鹭鸟齐飞、蓝天碧海江湖交织”。沿着优美的海岸线由南向北,越过八仙过海高架来到掉头弧形匝道桥,圆弧形匝道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图景。再一路向前进入双山段,最大特色是两座穿地而下的U形槽构成两段下穿通道,六处路面立交,车辆下穿快速通过。全程主道不设一个红绿灯,一路畅行。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在公路上驰骋,也可以放慢脚步,享受慢下来的风景。国道228线泉州段结合当地地形、景观条件等情况,布设慢行道、自行车道、游步道、木栈道等慢行系统。休闲驿站、服务区和综合服务站等服务设施也设置在沿线,走累了,还能品尝到面线糊、肉粽、土笋冻这些地道美食。无论是休闲、健身还是相约出行,这一片亲水城市滨海景观都能让你感受到公路带来的幸福感。
国道228线石狮市红塔湾路段
路产融合 一路兴旺
国道228线泉州段服务了沿海7个县区、覆盖全市72%人口和75%以上的经济体量,沿线发挥“一县一特”产业优势,推进旅游与特色产业融合,推动文旅产业加速向路域集聚,打造石狮“时尚工旅”、惠安“滨海雕艺﹢旅”、南安“石﹢旅”等产业集群,形成路产良性互动的格局。国道228线泉州段沿线产业资源众多,福建省最大的食盐(载体盐)生产和出口基地——山腰盐场,就位于泉港区沿海大通道旁。在连绵不绝的海岸线一侧,10万公亩的盐田一字排开,方方正正,十分壮观。引入海水的盐田,微风一吹,波光粼粼。除了丰富的海上产业资源,泉州沿海大通道还串联起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晋江鞋都、石狮服装城、中国石材城等一批重点产业。国道228线泉州段连接5个港区、10个作业区,2022年泉州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9亿吨、集装箱209万标箱。泉港,因油兴城。在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的带动下,建区不足20年的泉港,从昔日的海滨村镇蝶变为现代化的石化新城,也承载着福建重化工业的梦想。晋江被誉为中国“鞋都”。产品齐全,且有超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完整的企业链。大量名牌企业群集于此,市场成熟,形成了中国一体化鞋链的纽带。纺织服装业作为石狮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配套齐全的服装产业体系,集服装生产、面辅料生产、服饰配件生产、印染、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完整的行业体系于一身,于2002年荣获“中国服装休闲名城”的称号。中国石材城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地处厦、泉、漳“金三角”中心区域,周边汇集了大型石材生产企业700多家,年产石板材1亿多平方米,占据全国石材产量的40%以上,是全国最大“建材超市”和亚洲最大的石材物流中心及最大的石材进出口基地。(注:部分文字来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泉州文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