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前后,泉州市举办了“阅见世遗 读懂泉州”主题系列活动,并在泉州晚报、泉州网、泉州通等,以融媒体方式刊(播)发“爱读书的城市,充满希望的城市”专版专题,营造“世遗之城书香泉州”浓厚氛围。
此次读书日主题活动,省、市和多部门联动,努力扩大影响力、覆盖面。今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泉州晚报社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书香润初心——‘泉’家书房”征文大赛颁奖仪式暨书香泉州阅读分享会将在市区一峰书院举行。明日,全省“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将在洛阳桥桥头广场举行。
与此同时,全市各地都积极围绕研学世遗城市文化、全民阅读推广等,组织丰富多样的读书日主题活动。主要活动有:“福鲤桐声·读城”书享会、追寻千年“海丝”记忆主题活动、“漫游古桥 品读世遗”书香洛江系列活动、“书香泉港·全民阅读”系列活动、“阅动2023”石狮市“书香狮城 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爱阅读·爱晋江”晋江市第十三届“悦”读节活动、“书香润万家·悦读向未来”——南安阅读小达人争霸赛、“人间四月天 最好读书时”惠安亲子户外阅读活动、安溪县首届“茶韵书香·品读安溪”全民阅读节启动仪式暨茶文化主题长篇小说《故香》阅读推广系列活动、“阅享新时代 书香伴台商”——21天阅读打卡活动等。
爱读书的城市
充满希望的城市
泉籍著名人类学家王铭铭:“读书”与“行路”结合创作《刺桐城》
王铭铭在小山丛竹山长室 (陈智勇 摄)
“读书行路”,这是泉籍著名人类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铭铭教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阅读书籍与田野调查一样重要。按现在时髦的话说,“身体”和“灵魂”都不能“躺平”。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王铭铭频频到家乡泉州进行田野调查。作为倚重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家,他也将这种治学方法传授给弟子。近年来,他经常带研究生来泉州作田野调查,目前已有多位北京大学博士的论文以泉州为研究对象完成。去年,他带着一批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本科生在泉州城内做暑期社会实践,就是先让大家阅读地方文献,然后在阅读基础上结合实地探访,形成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对我而言,行路的过程当中见到的事物和景象,本质上跟文本没有太大的区别。旅行中的大地、天空、城镇、村庄,甚至动植物、矿石都会让我感到好奇,我会想把它们当成文本来阅读。”王铭铭说,“行路”的收获时常比“读书”更加鲜活。
在世界读书日前夕,王铭铭再次回泉,启动小山人文讲堂,这是“小山学堂”在泉州学讲座·文史系列之外开的新篇。此次,王铭铭以小山丛竹书院山长的身份,为世遗泉州带回了我国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界著名的学者杨立华、杨念群、应星,以他们各自的权威学术视角触摸这座世遗城市,碰撞出异样的光彩。“先贤之‘心’是遗产承载的精神价值,是遗产形式背后的价值。”王铭铭说,保护好文化遗产,要避免无端守护遗产的“空壳”,而是要更多地发掘、尊重和珍惜遗产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并融入到百姓的生活日常中。
长久以来,他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创作出版了其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刺桐城》。该书创作和提升历时20余载,最初于1999年出版时书名为《逝去的繁荣》;2009年,在英美以英文出版,成为西方学者关注泉州重要的书籍;2018年再版时,增加了一篇长达3万余字的绪论,书名改成《刺桐城》。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刺桐城》成为海内外学者和广大读者了解泉州的窗口。王铭铭说,开放与包容将激发新一轮发展,创造泉州人新的辉煌时光,也应在世界学术之林得到进一步的理论升华和延伸。
泉州市图书馆:让阅读成为泉州人的生活方式
4·23世界读书日期间,泉州市图书馆举办多种阅读推广活动。(翁海珠 供图)
把图书馆办到百姓身边,把图书放在百姓手中,让图书馆成为百姓的第二起居室,让阅读成为泉州人的生活方式——这是泉州市图书馆的办馆理念。
“多年来,泉州市图书馆努力构建体系完备、覆盖面大的图书馆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阅读圈。” 泉州市图书馆馆长陈文革说,该馆创建于1958年5月,自1998年至今,连续五届被文旅部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19年12月,东海,以“知识浮岛”为设计理念,位于市公共文化中心内的泉州市图书馆新馆正式揭牌开馆,迅速成为广大市民享受阅读乐趣的精神家园。
据陈文革介绍,以新馆为中心总馆,市图在市区分布式建设了少儿分馆等30多个分馆、10个百姓书房、11座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现有总藏书176万册,数字资源150TB。适应电子书、数字化阅读的趋势,市图还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化、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广普及数字化阅读,形成了一端(掌中泉图App端)两微(微信、微博)三平台(泉州图书馆网、泉州数字文化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网),其点击量、页次和文件传递量逐年明显增长。例如,本周在市图微信公众号推出“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文学经典专题,就有《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等,读者只需扫二维码便可阅读。
为了促进代际阅读,传承阅读习惯,市图还通过常态化开展阅读讲座、亲子阅读、亲子手工、中英文绘本共读等,为市民朋友携老将雏、呼朋唤友共同参与到阅读中来,搭建丰富多元的活动平台,平均每周活动达5场左右。
而作为市图“掌门人”,陈文革自己就是阅读的爱好者和代言人。因为工作需要和生活习惯,他每年都要接触大量书籍,每天都要保持阅读。在浩瀚的书海中,他首推《学会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在他看来,学会批判性思维,就学会了有效思维,通过训练批判性思维,读者可以享受到清晰看世界的思维乐趣。此外,历史和科技也是他感兴趣的题材,“从中可以感受中华数千年灿烂的文明,用科技的视角串联世界文明进程,洞察世界未来发展趋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