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关乎民生,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更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日前,我市印发实施方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40%、人员支出占比达到50%左右,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居全省前列;全市千人均床位数6.1张、执业(助理)医师数3.05人、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3.42人;力争1家进入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前150名,县级三级综合医院进入全国前800名,三级专科医院进入全国同类医院排名前60%;三级中医院、中医专科医院分别争取进入同类医院排名前50%和30%;新增4家三级甲等医院、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合理确定市、县、镇三级发展与规模。新增4家三甲综合医院、2家三甲中医院和2家三甲专科医院,所有县(市)至少有1家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和1家二级医院。
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新院区建成投入使用,通过国家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评估。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分别争创国家综合类、中医类区域医疗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强化公立医院区域龙头作用。强化市第一医院院区功能定位,加强市老年医院建设。市儿童医院争创省级妇儿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市第三医院协作参与建设省级精神医学省公共卫生类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院、市正骨医院和晋江市中医院等争创中西医“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依托市中医院建设市康复医学中心,推进市正骨医院创建全国知名骨伤专科医院,打造区域中医骨伤科医学诊疗中心。支持光前医院打造区域肿瘤放化疗医疗中心,推进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建设中心城区慢病管理中心。
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呼吸以及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等急诊急救中心。建设10家县域医疗次中心。 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实施“泉医英才”计划,重点培养一批临床医学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临床技能名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