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9月起,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领域“一县一品”主题宣传活动,各县(市、区)围绕一个课题,总结提炼2022年以来优化政务环境的工作亮点、创新成果、特色做法和先进经验,优秀案例纷至沓来。
丰泽区推行跨系统“掌上智能表单”
探索“一件事”数字化应用新解法
丰泽区行政服务中心把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和融入全市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聚焦企业群众办事服务“多次跑”“折返跑”等问题,以“智慧丰泽”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深挖微信“就泽办”微服务潜力,探索全流程全领域智慧政务,探索“一件事”数字化应用新解法。
●一是要素重组“多表合一”。通过梳理归纳企业设立8个申请表得以整合重组,设计融合成“企业信息表”和“人员信息表”2张手机端智能表单,所有信息只需通过手机端填写1次,实现数据信息复用。
●二是身份信息“智慧识读”。创新运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助力实现身份信息电子化,手机端快速实现信息结构化自动录入,同步留取身份证件照片影像,彻底告别传统复印裁剪粘贴模式。
●三是审批流程“码上运转”。通过二维码转录方式间接打通专网独立系统,窗口人员只要用扫描枪“扫一扫”系统生成的信息二维码,即可将企业设立信息自动录入专网系统,操作用时只需数秒。
●四是打通数据“层层壁垒”。着力“办好一件事”,积极拓展业务融合,打破政务数据壁垒,通过“用户画像”深度分析目标服务对象,人性化提升服务体验,从“企业名称预核准”到“营业执照及公章领取”,通过八表复用、线上预审、扫码秒录、数据代跑、双向邮寄,达成全流程全领域智慧政务,为企业群众提供“VIP”定制服务。
目前,丰泽区企业设立相关申报表格填写时间压缩70%,较传统受理方式效率提升50%,信息准确率无限接近100%,累计办理量约达3万件,其中6月功能更新以来办理量3831件,大幅刷新政务服务效率,审核全程均在线上进行,企业开办“一件事”集成服务真正实现“一趟不用跑”、“不见面”审批。
晋江市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应用
着力打造“无实体证照”办事大厅
为解决办事需要携带大量实体证照或因漏带个别证照无法办成事的老问题,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趟”,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充分运用省市电子证照库和闽政通APP电子证照建设成果,让群众通过手机“扫码亮证”即可办事,着力打造“无实体证照”政务大厅,为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再添新招。
●一是覆盖不同场景。充分利用省、市电子证照库,克服不同部门使用不同业务系统审批的难题,按不同情形落地不同业务场景。针对窗口部门存在的使用部门自建系统申报办理、仅使用泉州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受理和部分事项使用泉州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申报办理等三种审批场景,制定“免证办”具体工作措施,通过设置“免证办”窗口、增加扫码调用功能、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比等方法,全方位推动“免证办”落地实施。
●二是拓展证照类型。按照“谁生成、谁负责、应关联、尽关联”的原则,推动全市1765项政务服务事项中的1320项关联身份证、结婚证、不动产权证、驾驶证、行驶证等电子证照,涵盖企业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用证照的80%以上,让“无实体证照”政务大厅成色更足。
●三是推广应用力度。通过晋江电视台、“晋江行政服务”及时向社会发布“免证办”操作指南,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群众充分了解电子证照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真正让改革成果惠及到每一个人。自2022年3月推行“免证办”服务以来,累计调用电子证照7000多次,并为有需要的群众打印纸质证照300多张。
“无实体证照”应用,改变以往办事携带大量纸质材料、漏带资料办不成事等问题,进一步推动“最多跑一趟”落深落实。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将不断推进电子证照应用领域,推动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着力打造“无实体证照”的数字晋江。
石狮市首推渔船抵押登记
“政银合作”服务新模式
以往办理渔船抵押贷款业务需要银行金融助理和渔船船主双方亲自到行政审批窗口进行面签登记,从办理抵押登记到银行放款需耗费多日。石狮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采用全流程网上办理,大大缩减办理渔船抵押贷款所需的时间。
●一是创新政银合作。选取我市渔船抵押登记办件量较大的石狮市农商银行祥芝分行作为试点,采用依托银行的监控、录音等现代化设备的方式,远程实时了解专窗办理情况及实现办理过程电子化存档。
●二是设立服务专窗。在银行网点设立“渔船抵押登记服务专窗”,专窗工作人员通过系统业务培训,细化梳理办理流程,熟悉全流程网上办理操作。
●三是实现一件事联办。抵押渔船船主只需前往银行网点“渔船抵押登记服务专窗”,一次性提交申请资料,银行工作人员做好信息审核、材料面签、在线提交等即可完成渔船抵押权登记申请,无需来回奔波,实现渔船船主“一趟也不用跑”。
通过信息联动平台,在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渔船抵押登记办结后,银行即可将登记结果上传至银行内部审核系统,完成贷款发放,大大缩短了获取贷款的时间。石狮市创新渔船抵押登记“政银合作”服务新模式,率先于全省在银行网点设立渔船抵押登记服务专窗,渔船船主最快0.5个工作日即可拿到贷款。自今年4月份试行以来,已完成14只渔船抵押登记确认,实际发放贷款2680万元,为我市渔船船主的渔业增产增收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助力石狮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永春县创新“永易办”
全力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
永春县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集成智能共享理念,依托泉服务和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建设以“企业开办”等10个专区为一体的“永易办”掌上智慧平台,让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的指尖上政务服务,实现“线下跑”到“线上办”和问题线上实时反馈的转变,此项举措入选2021泉州市赋能营商环境十大数字化应用,受到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泉州通等主流媒体报道。目前,“永易办”累计访问超10万人次,预约办理3万余件,审批环节都压缩到3个以内,平均提供材料数3.31项,网上可办率99.06%,压缩时限85.7%,“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分别占比99.83%、86.40%,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一是推行智慧导办。“永易办”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审批申报端口整合化一,构建掌上“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按照“应上尽上”原则,为企业群众提供涉及41个部门1244项审批服务事项掌上办理。对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30件跨部门、跨领域的事项,通过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实现企业群众“一件事一窗一次办好”。
●二是延伸服务触角。将“永易办”线上会商会审延伸至线下,推行“保姆式”服务,梳理办理立项和用地手续的项目,主动联系项目业主,定期组织行政服务中心、住建、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全覆盖走访,深入项目现场指导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事宜,提供“保姆式”服务。2022年共指导27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到乡镇、企业指导办理施工许可证292次。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与银行对接,依托“互联网+政务+金融+大数据”融资服务链,将“企业信息需求发布、银行产品信息发布、银行预审”嵌入“永易办”平台,推动企业融资需求撮合、银行审核全程线上服务,提升服务企业融资的精确度。
泉州台商投资区倾力打造
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泉州台商投资区依托互联网+信用信息授权优势,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台湾160万企业及2300万个人的“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做到“线上有平台、线下有站点、对接有专员、投资有导航、服务有监督”,构建“五位一体”新型智慧服务体系,打造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台胞台企的“两岸一家亲”营商环境,为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提供“泉州营商样板”。
●一是搭建登陆数据港。开辟“掌上办事”专属空间,实现台胞台企信用查询、融资贷款、项目审批、政策兑现、台胞就业和子女就学等“掌上办”,以数据赋能台胞台企在大陆投资、创业和生活,截至目前注册台胞1468个,台企85家,台资项目8个。
●二是建成专属服务站。推行“无柜台、客厅式”服务模式,组建专业服务队,开通24小时直通服务热线,实现“专区、专人、专线”,打造5S线下服务品牌,已“一对一”服务台胞352人次,办理审批服务事项468件,组织8场政务服务直播。
●三是研发投资导航仪。围绕台胞台企投资一件事,将政策计算、招商签约、注册开办、落地建设、经营管家、政策兑现、企业注销全生命周期服务纳入“智慧投资导航”系统,实现全周期导航办事服务。
●四是推出政策计算器。建立惠台政策精准订制、弱效纠偏机制,健全对台政策体系,推行惠台政策“云计算”模式,实现政策与企业的智能匹配和远程共享。
●五是设立服务监督台。建立记录、督办、反馈、答复、回访等涉纪涉法涉诉问题“闭环式”处理机制,监督保障台胞台企“政策必兑、诉求必应、举报必查、呼叫必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