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要跟上。十年来,泉州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绿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最近,位于南安水头镇的五里桥畔休闲慢道景观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全长7公里多的慢道和2公里的栈桥上,傍晚有许多周边百姓前来休闲运动。
居民 梁红梅
空气很好,在这个桥上跑步的时候很安静,没有任何的干扰,跑起来让人很舒心。
居民 王进益
以前这边都是草,现在桥建成后对群众来说会更加便利,很多人来到这边游玩、运动。
南安市水头镇人大主席 赵永基
因为这个区域是南翼一个重要经济带,经济比较发达,对于景观的提升,可以建设沿线的景观绿化带,还有一些沿海休闲平台、休闲慢道,对整个生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改造提升海岸线,建设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优美的休闲环境。把原本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负债”变成百姓的生活福利,这样的改变在泉州越来越多的地方实现。
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玉沙湾公园,去年已经部分开园,迎来不少区内外游客,成为台商区滨海旅游路线的重要一环。公园景观工程总面积37.76公顷,以海洋文化为主题,打造集自然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湾型综合性沙滩岸线。而玉沙湾公也是泉州海岸线保护开发的一部分。
台商投资区教育文体旅游局副局长 陈阳秋
通过对月亮湾、洛阳江、百崎湖、安凤山、克隆山等不断保护和开发,丰富城市内涵,保护文化遗存,讲好新区故事,彰显生态之美、生活之美、风光之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2年以来,泉州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一张绿图绘到底”,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城市打造生态连绵带,在乡村建设清新流域,有力促进人水和谐共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先后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并获命名,已建成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七库连通”工程正式通水,现代水网体系初步形成,白濑水库枢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全市各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总天数的97.8%。12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主要流域14个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全部达到100%;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名列全省第一。绿色成为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