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泉州: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遗产城市
来源:泉州新闻联播 2022-09-07 09:54 阅读人数:1

  泉州,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些都是大家给泉州打上的标签。在过去的十年,这座古城又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生机和活力,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遗产城市,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不久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CGTN《万亿城市》摄制团队来到泉州,从财经、文化、社会、民生等角度,深度解码“世遗古城、海丝名城、智造强市”的成功奥秘。在泉州鲤城区,他们细细走过泉州古城的街巷,用脚步丈量这座世遗之城。

    

  CGTN主持人 Michael Wang

  我之前从来没有来过泉州,我觉得这是中国的一颗隐藏的宝石,如果你来中国旅游,我想你一定要来泉州。泉州的真正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因为这里有各种不同的文明、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大家一起来泉州生活,来泉州做生意。更难能可贵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来到这里后,可以和平共处,和谐相处。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一年来,世遗之城泉州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影视明星频频“打卡”,泉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建设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泉州古城活化提质。7月底新开业的中山驿馆融入文化体验和休闲业态,是展现泉州文化的新窗口。在这里,可以逛展、观景,也能品尝闽南风味,购买特色文创产品。 

   

  鲤城区中山路及周边商圈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刘勇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定位要求,要以闽南味、中国潮、国际范的定位要求,来积极提升中山路的一些业态提升。下一步主要是引进宝峰鞋业的直播基地,准备把中山路二楼发展成为直播基地,结合中山路百年纪念来开展一些活动,提升商业的业态,在沿街造势,制造一些夜间经济和节日氛围,来烘托中山路的一些气氛。

   

  泉州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这座古城丰富的宝藏。十年来,泉州收获了满满当当的文化成果。目前拥有世界级“非遗”名录5项、国家级“非遗”名录36项、国家级文保单位44处,获评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成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启动古城整治提升工程,开展2条历史文化街区和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全面开展中山路中段及29条街巷风貌综合整治提升,金鱼巷微改造工程获评中国建筑设计奖一等奖,海丝古城逐步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样本”。成功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亚洲艺术节”“海丝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常态化的传统文化体验、家门口的多元文化展示,成为泉州人的一种生活方式。2021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18个(含民营博物馆),乡镇文化站163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178.14亿元增至2020年574.70亿元,占GDP比重从3.7%提高到5.7%。按现价计算,2013-2020年年均增长15.8%。这一项项成绩就像一颗颗镶嵌于城市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走近泉州、了解泉州、爱上泉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