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名城焕新彩 刺桐花正红——泉州市全面全域书写更高品质城市文明新答卷
来源:泉州新闻联播 2022-08-16 09:50 阅读人数:1

   文明是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今年以来,泉州市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结合起来,深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好用活“党建+”社区邻里中心、持续发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聚焦民生改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城市的文明底色更加鲜亮。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具吸引力的品质。泉州把文明城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5个配套实施方案及考评办法,建立落实周巡查、月测评、市民文明巡访团巡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暗访、通报等9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创建工作“大合唱”局面。

  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泉州持续强化城市文明宣传,在全市开展“当好主力军 文明我先行”“喜迎二十大 共建文明城”“文明出行 清净你我”等系列主题宣传,打造“家乡红馆我代言”“温陵人家”等共建共享的创建载体。在泉州,不仅有海丝、南音、妈祖、郑成功、惠安女、闽台缘等城市经典传统文化,还有“志愿情·泉州红”“爱心厨房”“爱心午餐”“点亮家园”等爱心志愿团体活动。全市建立2699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1万余场(次)。290人被评为中国好人、福建好人,214人荣获市级以上道德模范称号,在全省率先建成道德模范馆。全市154万名志愿者群体托起“志愿情、泉州红”品牌,1.4万多家志愿服务组织、150多万人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作为一座向现代化目标大踏步迈进的城市,泉州落实“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积极呼应“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环泉州湾文明城市群创建工作。同时,泉州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泉州市文物数据库、非遗馆,启动“文化泉州云”项目,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中央商务区的崛起,是泉州抓城建提品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泉州开展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的同时,加快建设高品质“两江一湾”海丝新城,致力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完成255平方公里“两江一湾”海丝新城总体城市设计。提升绿化景观水平,40个生态连绵带、14个城市综合性公园项目扎实推进,建成口袋公园、串珠公园109个,打通断头路36条,新增停车泊位6000个,新建改造城乡污水管网496公里,提升504个老旧小区。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

  一座城因历史而厚重,因文明而优雅。如今,泉州形成一台“文化戏”、一本“山海经”、一个“传家宝”、一首“双拥曲”和一张“侨乡牌”等彰显泉州个性文明城市的“五个一”品牌,诠释文明泉州的独特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