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泉州市扎实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
来源:泉州晚报 2022-01-25 10:30 阅读人数:1

  开 栏 语 

  为深化近邻党建,建设品质泉州,进一步把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和融洽邻里关系的活动场所,一段时间以来,泉州市扎实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努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综合治理能力,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优质服务。 

  从今日起,泉州晚报将围绕市委重要部署,聚焦“党建+”社区邻里中心项目,推出《“泉”服务 零距离——大力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栏目,全方位报道相关政策、措施、行动和收效,进一步凝聚起建设品质泉州的强大正能量,为泉州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坚实支撑。 

  “要用心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要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建设品质泉州”……

  在1月24日举行的全市“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鲤城、丰泽、晋江、南安等地组织部门负责人及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围绕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精彩发言。

  大家在发言中表示,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责任担当、更有力的工作力度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通过社区邻里中心这一阵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优质服务。

  鲤城 年内力争实现社区全覆盖 

  “有利党群共治、方便服务群众。”在推进会上,鲤城区委组织部负责人首先发言。根据计划,鲤城将以1公里为服务半径,科学规划“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项目点,计划今年4月前建成3个,8月前建成11个,到今年年底,力争建成17个“党建+”社区邻里中心,覆盖全区所有社区。

  为提升服务效能,鲤城将探索邻里中心智慧化建设,打造一个跨部门、跨机构、跨层级建设的邻里中心信息化平台,将部署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的各类业务系统进行优化整合,以数字化推动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资源和信息在邻里中心集聚。同时,配备24小时便民服务自助终端机,引进如智慧医疗、AI智能售货、水电燃气自助缴费等智慧化生活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丰泽 打造“1中心+N站点”服务矩阵 

  丰泽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丰泽区坚持把“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首要任务。目前,两个试点社区中的丰泽社区邻里中心已经完成硬件场所初步改造,正细化场所运营机制等软件建设;北星社区海星小区已初步完成功能区划概念设计。

  接下来,丰泽将准确把握“六有功能”“十五分钟服务圈”建设要求,分社区、园区(商务楼宇)、网格(居民小区)三个层面,结合不同地段和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打造以“党建+”社区邻里中心为基点,N个园区(商务楼宇)、网格(居民小区)邻里服务站点为配套辐射的“1中心+N站点”全域服务矩阵。

  晋江 创新“有家·有爱,有邻里”主题 

  在现场发言中,晋江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将设定社区型、园区型、街区型3大类型,把“有家·有爱,有邻里”作为晋江“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基本形成设计稿、时间轴和路线图。

  空间布局上,将在青阳(老城区)、梅岭(新城区)建设6个社区中心、3个街区中心(辐射周边8个社区),在其他17个镇(街道)建设22个社区中心,同时考虑晋江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达的基本市情,推进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和滨江商务区、半导体园区3个园区邻里中心建设,尽心尽力满足6.6万名民营企业员工“吃住行、医教养、游乐购”需求落到园区。

  南安 明年力争建成逾25个示范点 

  “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南安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围绕泉州市委提出的目标,就空间布局如何整合、公共服务如何共享、服务功能如何联通、工作力量如何聚合、长效运转如何保障等问题,明确了“全面统筹、因地制宜、试点推进、示范带动”的思路。

  下一阶段,南安将统筹用好年终岁首黄金工期迅速全面铺开,力争年底前建成15个以上示范点,2023年建成25个以上示范点,实现47个社区全覆盖,并同步建成26个以上乡村邻里中心(常住人口3000人以上),2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邻里中心。

  市委政法委 推进网格功能再拓展再升级 

  “突出实建、突出实战、突出实用。”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借助信息化平台提升“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内涵建设。

  特别在平台应用方面,用好泉州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和“泉州E治理”APP,紧抓人、地、物、事件、组织、房屋等六方面要素,抓好信息采集和动态更新等基础性工作,为平台深入开展分析研判和处置应急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网格化平台和“雪亮工程”进行数据对接,把视频图像分析功能集成到网格化平台当中,进一步提高网格化平台指挥调度功能。

  市民政局 推进邻里中心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营造‘无事常联系、有事大家帮、邻里一家亲、幸福有大爱’的温馨和谐社区新风尚”。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在212个城乡社区开展“共建共享”社区治理,着力打造一批亮点突出、示范性强的精品社区。

  未来,将落实推动25所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打造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护理型床位占比超60%以上。同时,在邻里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新办和改扩建长者食堂,为社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堂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为在周边社区活动的老年人提供配餐等餐饮服务。

  市卫健委 实现卫生健康服务“十二个有”的目标 

  建设“党建+”社区邻里中心,是提升城市治理能级、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的务实举措。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市委把“病有所医”作为“党建+”社区邻里中心“1+6+X”模式建设中“6”的组成部分来部署,便于卫生健康工作者为群众提供连续的、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充分体现了党对民生福祉、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视。

  市卫健委将推动各社区邻里中心实现“温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贴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暖心的医疗专家下沉巡诊坐诊机制”“实用的‘健康小屋’”等“十二个有”卫生健康服务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