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来源:东南早报 2020-11-16 09:27 阅读人数:1

 

 

 

 

南外宗正司遗址

考古工作现场(翻拍)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泉州工作站揭牌暨泉州考古系列活动举行,考古业内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翘楚齐聚一堂,共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合作大计。

  活动现场,泉州市文物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订考古合作协议。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与泉州在考古、文物保护修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期刊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开展长效战略合作。“去年,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参与泉州申遗考古,在南外宗正司遗址、市舶司遗址的考古发掘良好合作,为泉州市和考古研究所良好合作起了一个好头。这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泉州工作站揭牌,是我们双方合作的一个新起点。我对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泉州文物局的合作,充满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星灿所长在致辞中表示。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考古成果发布暨授书仪式同时举行。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南外宗正司遗址考古领队汪勃博士介绍了南外宗正司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与会领导和嘉宾向华侨大学等10个单位赠送了正式出版的《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19年度考古发掘报告》。随后,在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泉州工作站正式揭牌,“泉州古城考古成果陈列展”也现场展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是国内最权威的考古研究机构,此次揭牌仪式是泉州文博系统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喜事。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乘着这股东风,把队伍建好建强,提升专业水平,争取尽早获得考古发掘团体资质,力争成为全省首个拥有团体资质的设区市考古机构,用考古实证增强泉州历史厚度、用考古物证提高申遗价值信度。同时,力争出一批具有泉州特色的考古成果,让考古成果“活起来”,服务大众,服务文旅融合。

  考古成果

  明确南外宗正司遗址范围

  佐证此地为南宋高等级官署建筑

  墨书“库司供养”碗底、宋元兽面纹瓦当、19瓣莲花纹瓦当、南宋“司供”墨书晋江磁灶窑酱釉器……昨日,“泉州古城考古成果陈列展”在金鱼巷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展出。其中,去年10月启动的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的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也在展览中首次展出。

  为配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遗产,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福建省文物局协调,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联合组成泉州城考古工作队,于去年10月开始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及相关水池遗迹的考古发掘工作,汪勃担任考古领队。在泉期间,汪勃驻扎泉州考古一线,深入南外宗正司遗址、市舶司遗址等泉州古城考古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泉州项目申遗提供了重要实物支撑。

  据悉,泉州南外宗正司是南宋时期管理迁居泉州的赵氏皇族群体的机构,其遗址位于泉州肃清门西南、开元寺南侧,推测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其地唐时为放生池,后于池中建有水陆堂,唐末扩为水陆院,北宋时仍为寺院,南宋时改为南外宗正司,司内建有惩劝所、自新斋、芙蓉堂、天宝池等建筑。

  此次考古发掘在遗址的中、东、南部,揭露出与南外宗正司相关的三处台基和其上建筑基址、水池遗迹岸线等,明确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的范围和建筑基础及建筑技术,也明确了市舶司遗址确有朝向162度和159度的大型较高等级建筑群的存在,实现了考古发掘预期目标。

  “推测19瓣莲花纹瓦当和‘官’字砖等建筑构件,与南宋时期的较大型高等级建筑遗存有关;出土的陶瓷器底部的墨书文字内容,佐证了此处与水陆堂/院、南外宗正司等相关。”泉州城考古工作队傅恩凤介绍,考古发掘出土的建筑构件,比如“官”字砖、脊兽饰件、19瓣莲花纹瓦当,在泉州地区较为罕见,佐证了该组建筑为宋代官方营建的较高等级官署建筑。

  近年来,泉州古城文物考古工作不断推进,特别是古城南门—德济门遗址、赵宋皇族管理机构—南外宗正司遗址、古代海关遗址—市舶司遗址、国内唯一印度教遗址—泉州番佛寺遗址、港市海运枢纽—江口码头等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考古成果丰硕,树立了“宋元看泉州”的专业地位、活化了古城历史场景。

  专家声音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陈星灿:

  “泉州考古大有可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是国内最权威的考古研究机构,陈星灿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他高度重视、支持泉州申遗和考古工作。此行来泉期间,陈星灿将考察调研泉州考古工地、遗产点等。

  “泉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我一直对泉州有种很好的印象。这次亲身感受,更是感觉泉州山美、水美、文化美、人更美。”陈星灿说,他对泉州申遗充满期待,这次泉州申遗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构成,完整地体现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多维度地支撑了申遗的价值主题。

  陈星灿对泉州考古也充满希冀,“泉州的考古工作,以前是比较零散的、不系统的,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认为泉州考古大有可为。”他表示,泉州古城基本保持了唐宋元明清的城市格局机理,“全国像泉州这样能够保持原有风貌的城市是不多的”。“想真正认识宋元泉州,离不开考古学。自去年以来,与泉州同志多次沟通对接,我看到了一个有激情、有拼劲、有素养的专业人才队伍,也看到了泉州古城二十年系列考古工作计划,我对泉州的考古工作充满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