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刚刚落幕的2017全国两会,互联网+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话题。
与之呼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也于此间正式出台,并提出实施11个“互联网+”重点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围绕我市“互联网+”的探索,以及11个“互联网+”重点行动计划如何实施,记者采访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
据介绍,按时间划分,《实施方案》描绘了接下来三个阶段的目标。其中,近期到2018年,全市建成互联网创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个以上,若干个县(市、区)列入全省互联网经济区域化链条化试点,互联网创业创新活力大幅提升;建设先进制造业工业园区10个,建成配套完备的新兴产业基地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0个;建成电商产业基地(园区)10个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超3000亿元;云服务、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实现30%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推进泉州信息服务产业结构的高端化,不断扩大社会信息消费市场;全市所有县区实现全光网络,在城区实现100M光纤接入能力,在重点农村实现50M光纤接入能力。
11个重点行动计划覆盖面广,指导性强。
“互联网+” 创业创新
争相试水“互联网+”,泉州的创业创新风生水起。特别是在 “互联网+鞋业”、“互联网+泛家居产业”等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方面的成功实践,2016年晋江、南安获批省级“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分别获10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加快构建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创新园、创业基地、孵化器、电商园、淘宝村等建设互联网众创空间。对经认定的省级互联网孵化器,在省级补助的基础上,由市科技局再给予一次性15万元补助。重点支持泉州市网商(虚拟)产业园及其分园区建设。
“互联网+” 协同制造
走近晋江百宏聚纤科技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五条全自动包装线正火力全开,现场只有寥寥几名技术人员偶尔摁下按钮,便可“运筹帷幄”,尽在掌握,在智能协同改造之前,这个车间至少需要100多名工人。积极探索拥抱“互联网+”协同制造,百宏公司项目通过国家智能制造专项立项审批,获得6000万元资金支持。
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确定市级“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109个、高端装备设备41个,组织实施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28个,培育数字化车间22个。海天、恒安公司项目被列入国家试点示范项目。
《实施方案》提出,将支持制造业服务化支撑平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建设。积极发展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网络制造。推动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工厂建设,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支持引导典型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和集成创新,重点培育一批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工业技术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成创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互联网+” 商务贸易
牵手九牧王、乔丹、德尔惠等多家品牌企业,一品嘉供应链平台给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进行信息化梳理,整合供应链管理,尝到年营收翻番甜头。而品尚电商、家世比、环球鞋网等多个本地电商产业服务平台则实现与资本对接,在电商贸易浪潮中如虎添翼。
根据《实施方案》,接下来,将重点推进中兴海丝路外贸项目、泉州出口加工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泉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晋江陆地港)等项目建设,统筹发展B2B/B2B2C/B2C多模式相结合的“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搭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平台,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支持鞋服、藤铁、休闲食品、水暖器材、石材、陶瓷雕刻、茶叶等网货走产品创新、集群发展、网络销售的路子。打造基于我市产业特色的垂直性电子商务平台。支持“泉州购”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互联网+” 高效物流
搭乘“互联网+”东风,泉州闽运兴物流在传统物流行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2015年自主研发出“龙易配”第四方智慧物流平台。这款以干线运输车货匹配平台为主题,集住宿、餐饮、修车、加油以及汽配、金融、仓储于一体的智慧物流平台,在短短上线半年多时间,平台累计交易金额便达到4亿元,覆盖了全国106个城市。
这只是高效物流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安通、天地汇、传化公路港等一批企业创新型平台建设进一步加速,其中晋江传化公路港、普洛斯物流园(一期)、石狮富星电子商务仓储(一期)建成投入试运营。
今后,将大力推广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鼓励物流企业建设现代化仓储设施。搭建本地B2B支付结算平台,争取在结算平台建设上有所突破,确保线上产品销售的税收落地在泉州。加快实施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工程。
“互联网+” 益民服务
“互联网+”创新,在益民方面带来喜人变化。南威软件可信电子证照服务平台投入运营,效果立竿见影。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建立电子证照链体系,覆盖所有证照、批文颁发单位,实现电子证照和批文的统一生成、统一发放和统一认证,实现与各级行政审批系统和部门业务系统的融合对接,“有了这个,行政审批便捷高效,更不用再来回奔波那么多趟。”企业办事人员如是说。
今后, “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将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移动端、自助终端等多渠道融合应用的便民服务“一张网”。加快建设统一共享的电子证照库,推行政务全程网办。
在其他民生服务方面,还有诸多发力点。比如, “互联网+”医疗卫生方面,建立市、县两级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并与省平台对接,形成上下医疗机构在线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互联网+”教育方面,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建设全市统一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即泉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中心)。 “互联网+”民生方面,建设养老信息、社会救助信息、慈善救助信息一体化平台。“互联网+”社会保障方面,打造数据集中、业务协同、服务创新的社会保障“云数据”平台。“互联网+”就业服务方面,积极推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平台的实施应用,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就业服务、远程招聘、职业培训一体化的网上平台和入口。 “互联网+”旅游方面,构建全市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文创媒体方面,发展互联网文创媒体新业态,加快福建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安溪惠普聚贤国际数字媒体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390亿元。“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充分整合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及各方面法律服务资源。
“互联网+” 公共安全
平安城市关乎方方面面,拥抱“互联网+”,增添无限想象空间。就拿城市用电来说,福建润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智慧用电安全云平台开发应用,以城市智能消防管理为切入点,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实现消防管理主体中的政府主导、行业监管、单位履责的三级联动,逐级预警。“我们走的其实是软硬件及系统免费,依托大数据及平台监控为用户服务的新商业模式。”润泽智能董事长王晓晖说。
根据《实施方案》,今后 “互联网+”平安城市方面,将建立城市视频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探索视频图像信息在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互联网+”食品安全方面,推动监管业务信息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对食品生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 “互联网+”安全生产方面,构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包括智慧安监信息管理、重大危险源和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综合平台。“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加快我市网络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建设。
“互联网+” 人工智能
《实施方案》提出,优先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强化智能硬件技术研发以及智能辅助驾驶、车载智能设备等产品创新。着力做大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商用。争创建设全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基地。
充分利用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数据中心的云计算资源以及各类数据资源,支持依托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以产学研联合方式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支持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支持建设车联网应用平台。加快VR摄像、头盔、显示屏、眼镜、智能图形处理芯片以及图像识别、三维建模、融合显示等软硬件研发及产业化。建设虚拟现实应用平台,推进VR、AR技术在网络游戏、影视制作、旅游、医疗、环境监测、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支持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建设动漫(VR)应用内容创作基地,加快惠普聚贤国际数字媒体产业基地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此外,就农村农业、普惠金融、智能交通、绿色生态等方面实施“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也做出详细的规划。
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主要从夯实网络基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人力智力保障、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完善开放合作发展机制五个方面保障行动的顺利开展,加快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泉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