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泉州港遗址是中国海丝文化遗产代表
来源:泉州晚报 2016-06-08 10:34 阅读人数:1
 

 

     人物名片: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研究所所长 姜波 

  姜波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组队,开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研究。他首先概括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含义:“这是古代人们借助季风与洋流等自然条件,利用传统航海技术开展东西方交流的海上通道,也是东西方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相互传输的纽带。”

  他在发言中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古典时代风帆贸易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包括港口、沉船与贸易品等相关遗迹遗物,尤以海港遗址为代表。中国境内的主要海港遗址就包括了泉州港,除此之外还有广州港、福州港、漳州港、宁波港、南京港、扬州港、合浦港、登州港等。

  从地域上看,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以沿海的泉州、广州、宁波、南京等海港遗址为代表,包括漫长海岸线上遗留的古代港口遗迹、地文导航设施、海洋贸易设施、沉船遗址等。

  明代七下西洋的郑和,在第五次航行时,曾慕名至泉州的灵山圣墓行香,祈求庇护航行平安。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传说:郑和在泉州期间,还曾找过翻译。

  谈到这里,姜波用一个例子告诉大家,翻译到底多重要——在郑和航海期间,有两位翻译非常有名,他们分别是著有《星槎胜览》的费信和著有《瀛涯胜览》的马欢。两人的著作,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