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此次“小高考”招生中,泉州地面上有17所高等院校将招生,包括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记者了解到,这些高校各具特色,在专业设置上都是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多年来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毕业生就业向好,据市教育局高教科统计,至去年10月份我市高校就业率达92%以上。
泉州17所高校招生 普遍扩招被录取概率高
记者了解到,泉州地面上现有18所高等院校,其中本科院校6所,高职院校12所。除了华侨大学外,其他高校都将在此次“小高考”中招生,分别是泉州师院、仰恩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闽南理工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12所高职院校。
“与去年相比,此次师院将扩大招生规模,拿出更多的专业来招生。”泉州师院教务处肖文江老师表示,今年师院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350名,招生专业有特殊教育、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汽车服务等9个专业,而去年仅有3个专业招生265名。
据悉,泉州地面上的高校此次将普遍扩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心仪院校,被录取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其中,高职院校将安排本校上一年度高职(专科)招生规模50%的招生计划用于本次高职招考,不少院校是“全专业”出动,供考生选择。
高校各具特色 专业设置适应我市产业发展
“我们在专业设置上都是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该说每一个专业的设置都有它的理由,这个我们都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正如黎明职业大学教务处有关负责人所说,近年来,我市的高校围绕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扩大紧缺人才培养规模,因而其培养的毕业生正是我市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各高校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发展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鞋服、物流管理、通信工程、石油化工、生物制药、港口、海洋开发、旅游管理、汽车等专业,并结合我市产业和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记者了解到,泉州地面上的高校各具特色,泉州师院是我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她不仅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还是应用型的综合性地方大学,下设15个二级学院,设有50多个本科专业;仰恩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资格的民办高校,设有30多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文、法、工、理、哲七大学科门类;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是我省最早的独立学院之一, 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目前设有20多个本科专业,网络工程和生物工程为省级特色专业;闽南理工学院以工学学科为主,以光电技术应用为鲜明特色,光、机、电一体化为优势;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为新晋本科院校,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5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和软件技术是福建省高职教育示范专业。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职后教育培训与鉴定、电力行业先进生产技能实训基地等功能于一体,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机电一体化等近30个专业;黎明职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创立的职业大学之一,系“老牌”公办高职院校,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大专院校前列,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会计与审计、金融管理与实务等专业受到热捧;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专门培养医药卫生技术人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127年办学历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沃土;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以商贸为主,兼顾电子、轻工的专业结构体系。会计、电子商务等“拳头”专业颇受欢迎;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是创业者的“摇篮”,设有车辆工程系、建筑设计系、数字传媒系、商学院等1院3系33个专业;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由五大知名企业共同创建,引进海内外先进教育理念,以“全就业计划”统领一切工作,努力培养灵性的高素养的专业人才;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的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被评选为福建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精品专业,人像摄影、广告摄影为福建省精品课程;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为台商企业培训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为重要目标,引进台湾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凸显闽台高等教育深度合作的特色;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构建以纺织染整为特色、服装设计为品牌、经济管理为重点的三个专业群,与国内几十家上市及大型企业联合办学,推行“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主要培养国际性、高素质的海事管理和技术人才,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突出航海、船舶制造类专业特色;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依托德化陶瓷文化积淀和1200多家高度外向型陶瓷企业的强力支撑,设有陶瓷艺术系、设计艺术系、工商管理系、陶瓷工程系等,培养工艺美术人才。
我市高校毕业生七成在泉州就业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我市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多层面、多渠道地开展校企合作。各校根据民营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加紧开展紧缺技术工种的技能培训;推广“订单班”模式,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人才紧缺问题。近三年,我市高校培养近10万名毕业生,其中在泉就业的约占70%。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制定的《关于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至2015年底,全市高校与500家以上亿元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面向亿元企业开展职业技术培训2万人次以上,为亿元企业培养一大批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推动一批亿元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科技研发机构,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如此,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进一步看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一个行业里做出一流的水平就是值得自豪的。”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高考改革的方向,高考将分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以后高校也将分为这两种类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不管是上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家长要引导孩子理性地填报志愿,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并向他们灌输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让他们扎实地学好技能,今后为社会作贡献。
相关链接
今年暂缓增设 18个高职教育专业
本报讯 今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开始申报,暂缓增设建筑工程技术等18个专业,控制增设生物技术及应用等8个专业。
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高职院校重点增设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产业相关专业,建立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专业改革和建设,撤并或停办人才饱和、就业率低的专业,加强工、医、农、林类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
各高职院校年度申报新增专业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按照有关要求,本科高校原则上不再申报增设高职专业。今年拟招生专业仍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内专业及经教育部备案的目录外专业为依据,暂停目录外未批新增专业的申报。
各校今年拟招生的现设专业(即往年已通过教育部备案或审批的)和经省教育厅评审同意的新增专业的相关信息,应于3月13日前通过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网址:http://www.zyyxzy.cn) 完成填报工作。
2015年暂缓增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务英语。 2015年控制增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国际金融、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语文教育、法律事务。 (省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