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洛江区人民政府 2014-04-30 15:33 阅读人数:1

泉洛政文〔201438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江区

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现将《洛江区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

201444

洛江区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宜居环境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点线面”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洛江区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如下:

一、主要目标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为平台,以城镇“三边三节点”(山边、路边、水边,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和特色景观带(廊道)整治建设、市政提升和棚户区(石结构)改造为重点,结合省级试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和深化环境整治项目内涵,“点”从城乡社区向棚户区、城镇“三边三节点”和美丽乡村拓展,“线”从公路铁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面”从小流域向洛阳江流域、旅游景区拓展,结合“环湾规划建设年”活动,争取用五年时间,打造一批特色景观带(廊道),创建一批宜居环境建设示范点,形成连线扩片的规模效应,全面改善我区城乡环境面貌。

1.“一年全面深化”。2014年,推进“点线面”拓展延伸,整治11个村庄,树立5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一批特色景观带,开展宜居环境示范点创建活动;新建绿道17.5 公里,新建改造城区雨污管网2.6公里、市政道路21公里,整治“三边三节点”4个,启动改造各类棚户区4200套,重点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完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整治项目1个,启动河市西片区污水处理厂、罗溪镇污水处理站建设。

2.“三年明显改观”。2016年,“点线面”项目逐步连线成片,继续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示范村、“三边三节点”、绿道建设,创建一批宜居环境建设示范点;改造各类棚户区(石结构房)约6500户。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试点小城镇发展格局。

3.“五年整体提升”。2018年,“点线面”基本形成完整系统,村庄整治基本建成,构建城区“三边三节点”景观体系,试点小城镇基本建成,基本完成石结构房改造,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绿道系统生态网络框架;基本完成公路铁路沿线整治提升,景观面貌明显改善。

二、重点任务 

(一)“点”从城乡社区向棚户区、城镇“三边三节点”、美丽乡村拓展

1.建设美丽乡村。紧抓“六大工程”,强化卫生考评,突出示范带动。在打造农村社区和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整治水平的基础上,以保护乡村原始风貌、保留村庄原有形态为前提,加强统筹规划,实施串点成线、连线扩面,分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建设格局。围绕产业支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管理创新,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以“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五项任务为重点,实行区乡村户四级联动。同时,每年选择1-2个条件具备、区位优越、基础较好的乡村,开展整乡整村推进,成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型、旅游休闲型、传统村落型、自然生态型等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2014年重点打造虹山村、后溪村、新民村、西头村和市田村等5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整治提升城镇“三边三节点”。按照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要求,落实“三边三节点”城市设计,开展相应环境整治内容。“三边”包括城市内的山体周边、主要干道沿线周边、江河湖海等水系周边;“三边”环境整治要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靓景、洁净”的要求,突出互通互联、亲近山水、成网成环,精心打造城市景观走廊。城市中心节点包括城市中心区、中央商务区、公建集中区等,市民活动节点包括主要广场、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等区域,交通枢纽节点包括城市主要交通出入口、交通干道交叉口、汽车站、火车站等周边区域;“三节点”要突出合理布局,完善商业、文化、行政、展示、休憩、交通等功能,从控制城市天际线、建筑风格、城市色彩、夜景照明、环境雕塑、广告标识、景观风貌、绿化美化、花化彩化等环境特色方面入手,塑造城市“客厅”、“门户”形象。2014年重点抓好仙公山风景区建设、洛阳江滨水休闲绿道建设、洛阳江支流东西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等“三边三节点”项目。

3.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加快发展符合规划和环保要求、吸纳就业多、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支撑。着力推进行政管理、土地流转制度、综合治理机制、投融资等关键环节改革,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逐步赋予试点镇相关的社会管理权。推动小城镇规划实施,抓好小城镇“三边三节点”规划设计和改造建设,完善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提升小城镇品位,凸显个性和地域特色;推进示范区建设,提升功能,打造精品,体现连片效应;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供排水、人行道、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公园、街头绿地和庭院绿化,积极开展慢行系统(绿道)建设;加快改造提升旧镇区,继续推进街道景观整治,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4.加快棚户区(危旧房)和农村石结构危旧房改造。一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规划部门要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抓紧编制2014年至2018年改造规划。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要制定辖区内的改造规划,确定年度改造计划和建设时序。二是试点先行、项目带动。要坚持试点先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尽快启动改造试点,全区重点抓好一个成片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项目。三是加快以保障房为主要内容的棚户区改造。全力贯彻中央高度重视保障改善民生的精神,抓住当前省市两级政府重视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加快改造步伐。2014年安排棚户区保障性住房10个,改造后拟新建房屋4200套,建筑面积59.35万平方米。

(二)“线”从公路铁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

1.实施市政道路和管网提升。雨污管网方面,要深入开展专项普查,完善配套,连线成网,中心城区力争3年内完成雨污分流改造,5年左右建成较为完善的排水防涝体系。市政道路方面,重点要疏通“断头路”、改造重要交通节点,畅通城区内外交通衔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要抓好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建设。新建改造北迎宾大道(洛江段)拓改工程、安顺路(万兴街至万贤街)、安达路(万贤街至36号路)、洛江区西环路等市政道路21公里,河市西片区污水配套管网、万安华大科技创业园道路配套管网等城区雨污管网2.6公里。

2.推进绿道建设。按照绿道网总体规划,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整治和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绿道系统生态网络,打造慢行景观廊道,带动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康体健身、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强绿道出入口、休憩点等人流集散地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立统一、规范的绿道标识系统。加强与相邻城市绿道的互通互联。基本建成山水慢行系统,重点抓好河市镇北片区精品绿化带及洛阳江滨水休闲绿道等建设。

(三)“面”从小流域向洛阳江流域、旅游景区拓展

1.加快小流域治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为重点,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加强生态护坡、驳岸及岸线景观建设,打造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今年我区计划实施生态小流域整治项目1个,完成洛阳江支流东西溪河道治理工程(官洋段)。

2.推进洛阳江流域周边污水处理。结合流域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启动河市西片区污水处理厂、罗溪镇污水处理站建设。

3.加快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一是加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主要景点公厕、标牌、停车场等服务设施,规范提升购物、餐饮等经营场所。同步开展景区周边村庄环境整治提升。二是继续加强渣土车专项治理。完成车队转企,落实运输企业主体责任,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质、高效、廉洁的渣土运输行政审批服务。公安部门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形成监管合力。实施常态管理,明晰监管职责分工。住建、规划部门要强力推动建筑垃圾中转场和消纳场规划建设步伐。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查建设、施工单位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和渣土、委托无相应资质的运输企业从事渣土运输和渣土车“滴洒漏”、乱倾倒等行为。

4.开展“两违”治理。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深入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两违”零增长,并加快处理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摸清“占用农耕地、影响公共安全和重大建设、严重影响城乡规划、交通干线两侧”等4类重点,谋划“党员干部违建、沿路沿河违建、妨碍建设违建、安全隐患大的违建、顶风突击违建、大型典型违建”等6种情况的重点突破。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41月—3月)。一是制定“宜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直相关单位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制度具体实施方案和规划,层层组织动员部署。三是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活动,激发全社会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创建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43月—12月)。一是突出试点,重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要根据实际,分清轻重缓急,先确定一批试点和明确一批项目,重点推进。二是分期分批,有序推进。要成熟一批,建设一批,改造一批,循序渐进推进宜居环境综合建设。三是全面铺开。集中时间和人员,按照工作方案和目标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提升城建管理水平。四是开展跟踪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3.考评总结阶段(20151月)。按照方案和目标要求,组织对各责任单位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同时,要力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住建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要相应成立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抓,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2.强化协同协作。由区住建局总牵头,区直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方案和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到人、落实项目到点、落实进度到位,切实把各自的工作抓实、抓到位。

3.落实资金保障。一是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新增财力要优先保障宜居环境建设需求。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统筹归集,区直相关部门要尽可能结合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进行项目安排,相关资金、技术、管理力量也要向宜居环境建设工作重点倾斜,形成合力。二是各业主单位要积极将项目申报纳入省市建设项目盘子,做实项目前期,做好筹融资对接工作。三是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上级财政将加大“以奖代补”力度,要多沟通、多争取,同时,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

4.严格督查考核。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推进会,实行月通报、季考核,抓时效、抓调度、抓形象进度。坚持定期督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针对发现的问题,限时督促整改,及时追踪复查。把宜居环境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未完成建设目标的,严格问责问效。各乡镇(街道)、责任单位每月25日前将当月宜居环境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报送区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系人:余晓兰,联系电话:22633281,传真:22637363,电子邮箱:ljqyjb@126.com)。

5.加强宣传报道。宣传部门要开辟专栏专题,广泛宣传开展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进展情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努力扩大宣传实效。要加强引导,广泛发动公众参与,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生动局面。

附件:洛江区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的成员名单

附件

洛江区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成员名单

总 指 挥:洪飞跃    区政府区长

副总指挥:杨文格    区政府副区长

          黄少山    区政府副区长

    员:彭朝顺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朱德华    区纪委副书记

沈诗敬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永泰    区农水局局长

杨金灿    区发改局局长

林坤聚    区教育局局长

刘玉兴    区民政局局长

杨福安    区财政局局长

      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

陈旅毅    区住建局局长

章青松    区规划分局局长

林金荣    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

卢恩水    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局长

杨汉民    区卫生局局长

黄绍文    区环保局局长

林志钊    区交通局局长

刘永水    区林业局局长

陈宁钊    洛江电力客服分中心主任

曾嵘嵘    万投公司副总经理

黄志军    阳华侨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庄维宏    城建国投公司总经理

杜仁义    万安街道办事处主任

黄跃群    双阳街道办事处主任

林志斌    河市镇政府镇长

赖永绥    马甲镇政府镇长

林忠阳    罗溪镇政府镇长

张劲松    虹山乡政府乡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宜居环境建设的具体工作。办公室挂靠区住建局,由陈旅毅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内设6个工作组,抽调区委宣传部、区监察局、住建局、规划分局、城市行政执法局、农水局、民政局等单位各1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

区直有关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教育局、监察局、民政局、

财政局、国土资源分局、住建局、规划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

法局、农水局、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卫生局、环保局、交通

局、林业局,万投公司,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

司,城建国投公司,洛江电力客服分中心。

抄送:市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区委办,区工商联。

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法院,区检察院。

区委郑书记、洪区长、杨副区长、黄副区长。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4月4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